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川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川區位於甘肅省西北部,金昌市境北部,東經101°34′41″-102°34′26″/北緯38°21′30″-39°00′30″。是金昌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東與民勤縣接壤,南與永昌縣毗鄰,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相連,西與山丹縣搭界。總面積3060平方千米。總人口21萬人(2013年)。全區轄6個街道、2個鎮:濱河路街道、桂林路街道、北京路街道、金川路街道、新華路街道、廣州路街道、寧遠堡鎮、雙灣鎮。區政府駐廣州路街道新華路76號。

地處河西走廊東段,龍首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緣。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1503米。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季回暖遲,秋季降溫急,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9.6℃,年均降雨量130.4毫米,全年無籍期256天。是我國最大的鎳鈷生產基地和鉑族金屬提煉中心,有世界第二大多金屬共生硫化銅鎳礦,鎳產量占全國的88%,鉑族金屬產量占全國的90%以上,被譽為中國「鎳都」。古蹟有新石器時代[1]三角城沙井文化遺址和晉代文化遺存高廟古城遺址等。

歷史沿革

金川區因金川河流經境內而得名。中華民國時期,現金川區所轄地域為永昌縣寧遠鄉(區)。1949年9月19日,永昌解放。現金川區所轄地域為永昌縣寧遠區(後改稱第四區),下設6個鄉。1952年,分屬第五區、第六區,轄15個鄉。1955年9月,兩區合併為金河區,轄7個鄉。1956年1月撤區並鄉,設立三堡、寧遠堡、西坡、雙灣4個鄉。

1958年9月,以鄉為單位建立人民公社;同年11月,4個公社合併為金川(衛星)公社。1961年6月,撤銷金川公社,設立河西堡、宗家莊、寧遠堡、西坡、陳家溝、東四溝6個公社,並設立中共永昌縣金川地區工作委員會。1962年5月13日,在金川河谷鎳礦區設立金川鎮(含河西堡工礦區)。1964年10月,寧遠堡、西坡2個公社合併為雙灣公社,並撤銷中共金川地區工作委員會。

1981年2月成立金昌市,寧遠堡、西坡2個公社和金川鎮(不含河西堡工礦區)從永昌縣劃出,直屬金昌市領導。1982年5月15日,設立中共金昌市工作委員會和金昌市籌備委員會派出的黨政一體機構金昌市金川工作委員會。1983年6月7日,設立中共金昌市金川區工作委員會和金川區公署,同時撤銷金川工作委員會。

1984年12月14日,甘肅省政府批准成立金昌市金川區,將金昌市直屬的寧遠堡、雙灣2個鄉和北京路、蘭州路(現改為桂林路)、濱河路、工人新村、新華路5個街道辦事處[2]劃歸金川區管轄。1990年3月設立廣州路街道辦事處。

1996年,金川區面積3077平方千米,人口17.8萬人。轄6個街道、2個鄉:新華路街道、北京路街道、濱河路街道、蘭州路街道、工人新村街道、廣州路街道、寧遠堡鄉、雙灣鄉。區政府駐北京路。

2000年3月18日,寧遠堡鄉、雙灣鄉分別舉行撤鄉建鎮掛牌儀式。至此,金川區轄6個街道、2個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區常住總人口204902人,其中,濱河路街道25146人,蘭州路街道14688人,北京路街道15265人,工人新村街道27187人,新華路街道32469人,廣州路街道35203人,寧遠堡鎮30938人,雙灣鎮24006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金川區常住總人口228561人,其中,濱河路街道31431人,桂林路街道33525人,北京路街道18653人,金川路街道47749人,新華路街道21688人,廣州路街道21623人,寧遠堡鎮34304人,雙灣鎮19588人。

視頻

金川區 相關視頻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宣傳片
金川區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新石器時代,搜狐,2016-08-26
  2. 街道辦事處屬於什麼機構,搜狐,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