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樓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梁元帝蕭繹撰寫的《金樓子》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部重要子書,但卻不載於《梁書*元帝本紀》.其原因恐有三:一是《金樓子》成書時正遇梁末戰亂,姚察撰《梁史》時所據國史舊文本無記載;二是江陵亡陷,《金樓子》被西魏于謹大軍掠至長安而入秘閣,姚察不得見;三是姚思廉續補時恐因唐太宗之故,而不得載《金樓子》於《梁書》. 《金樓子》一般是採用札記、隨感的形式,或前引名言成句,後加自己的看法;或借題發揮以闡發自己的思想;或記述史實以勸誡子女;或追敘往事,聊以自慰;或轉志奇事,欲廣聞見;或記東交遊,以敘友情,等等。總之,於《呂氏春秋》、《淮南子》等離家著作相比,《金樓子》的最大特點是,它基本上是由蕭繹一人撰寫而成。蕭繹很瞧不起呂不韋、劉安的作法,常笑淮南之假手,每嗤不韋之託人。蕭繹從青年時代起就親自動手搜集材料逐年撰寫《金樓子》。梁元帝蕭繹撰寫的《金樓子》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部重要子書,但卻不載於《梁書*元帝本紀》.其原因恐有三:一是《金樓子》成書時正遇梁末戰亂,姚察撰《梁史》時所據」國史舊文」本無記載;二是江陵亡陷,《金樓子》被西魏于謹大軍掠至長安而入秘閣,姚察不得見;三是姚思廉續補時恐因唐太宗之故,而不得載《金樓子》於《梁書》。

作者簡介

蕭繹(508年9月16日 ―555年1月27日 ),即梁元帝(552年―554年在位),字世誠,小字七符,自號金樓子,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南北朝時期南朝梁皇帝。梁武帝蕭衍第七子,梁簡文帝蕭綱之弟。 蕭繹於514年封湘東王,早年因病而一眼失明。526年出荊州,任荊州刺史、使持節、都督荊雍湘司郢寧梁南北秦九州諸軍事、鎮西將軍。侯景之亂時,梁武帝遣人至荊州宣讀密詔,授蕭繹為侍中、假黃鉞、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司徒承制,其餘職務如故。549年梁武帝餓死台城後,蕭繹首先發兵攻滅自己的侄兒河東王蕭譽與哥哥邵陵王蕭綸,並擊退襄陽都督蕭詧(蕭譽之兄弟)的來犯;之後再命王僧辯率軍東下消滅侯景。552年侯景死後,蕭繹即帝位於江陵。當時,群臣中有人建議返回舊都建康,但蕭繹沒有同意。 蕭繹即帝位之後,其弟武陵王蕭紀稱帝於益州;於是蕭繹便派兵前往四川消滅蕭紀,同時也請求西魏出兵。此舉給了西魏可趁之機,益州因此淪落敵手。554年,蕭繹給西魏宇文泰寫信,要求按照舊圖重新劃定疆界,言辭又極為傲慢。宇文泰大為不滿,命令常山公于謹、大將軍楊忠等將領以5萬兵馬進攻江陵(今湖北江陵縣)。梁元帝戰敗,由御史中丞王孝祀作降文。隨後,便率太子

內容預覽

先生曰:余於天下為不賤焉,竊念臧文仲既歿,其立言於世。曹子桓云:立德著書,可以不朽。杜元凱言:德者非所企及,立言或可庶幾。故戶牖懸刀筆而有述作之志矣。常笑淮南之假手,每蚩不韋之託人。由年在志學,躬自搜纂,以為一家之言。粵以凡庸,早賜茅社,祚土瀟湘,搴帷挾服。早攝神州,晚居外相,文案盈前,書幌未輟,俾夜作書,勤亦至矣。其間屢事玄言,亟登講肆,外陳玉鉉之文,內宏金疊之典,從乎華陰之市,廢乎昌言之說,其事一也;六戒多務,千乘糾紛,夕望湯池,觀仰月之勢,朝瞻美氣,眺非煙之色。替於筆削,其事二也;復有西園秋月,岸幘舉杯,左海春朝,連章離翰,雖有欣乎寸錦,而久棄於尺璧,其事三也;而體多羸病,心氣頻動,臥治終日。睢陽得善政之聲,足不跨鞍,聊城有卻兵之術,吾不解一也;常貴無為,每嗤有待,閒齋寂寞,對林泉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