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江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江槭是槭樹科、槭屬植物金沙槭(學名:Acer paxii)的別名。[1]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常高5-10米,稀達15米。樹皮褐色或深褐色,粗糙。小枝細瘦,無毛;當年生枝紫色或紫綠色;多年生枝灰綠色或褐色。冬芽橢圓形;鱗片淡褐色,邊緣被纖毛。葉厚革質,基部闊楔形稀圓形,外貌近於長圓卵形、倒卵形或圓形,長7-11厘米,寬4-6厘米,全緣或3裂;中裂片三角形,先端鈍尖或短漸尖;側裂片短漸尖或鈍尖,通常向前直伸比中央裂片略微短些,裂片邊緣多系全緣,稀微呈淺波狀;上面深綠色,無毛,平滑,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密被白粉;初生脈3條,在上面微現,在下面顯著;側脈5-7對,在上面微現,在下面常顯著;葉柄長3-5厘米,紫綠色,無毛。花綠色,雜性,雄花與兩性花同株,多數常成長3-4厘米的傘房花序,總花梗長2-3厘米;萼片5,黃綠色,無毛,披針形,長約4毫米;花瓣5,白色,線狀披針形或線狀倒披針形,長約6-8毫米,寬1毫米;雄蕊8,在雄花中通常約長8毫米,伸出花外,在兩性花中非常短,花絲無毛,花葯黃色,圓形;花盤無毛,微裂,位於子房外側,子房初被白色絨毛,花開後毛陸續脫落,在雄花中不發育,僅在花盤中間有毛一叢,花柱長2毫米,無毛,2裂,柱頭平展或微反卷;花梗長2厘米,細瘦,無毛。翅果嫩時黃綠色或綠褐色;小堅果特別凸起,卵圓形,長8 毫米,直徑6毫米;翅長圓形,與小堅果共長3 厘米,寬1.2-1.4厘米,張開成鈍角,稀成水平。花期3月,果期8月。

產地生境

產金沙江流域的四川西南部和雲南西北部。生於海拔1500-2500米的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鶴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