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玉三捻橄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玉三捻橄欖

中文名稱:金玉三捻橄欖

產地名稱:廣東省汕頭市金灶鎮

品質特點:肉質爽脆、欖香濃郁、形色獨特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8年第133號

批准日期:2008年12月10日

金玉三捻橄欖,又稱金玉三棱橄欖廣東省汕頭市金灶鎮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橄欖,在廣東潮汕地區民俗中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暢銷粵東並遠銷港澳台及東南亞等地。位於潮陽區西北部的金灶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多丘陵地帶,土壤為赤紅壤,土層深厚肥沃。灌溉水良好無污染,非常適宜橄欖等水果生長。

盛產於金灶鎮的三棱橄欖果形橢圓細長,因其端有三棱而得名。其果品果色金黃,肉質爽脆,口感甘甜,嚼後滿口流香,回味良久,是廣東省無公害農產品、中國綠色食品。

2008年12月1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金玉三捻橄欖"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簡介

金玉三捻橄欖」(金玉三棱橄欖),廣東省汕頭市金灶鎮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因原產於該鎮前身之一的金玉鎮,又其果皮黃蠟鮮亮,倒卵形,果基較平、鈍,微呈三捻狀,因此得名。該產品是橄欖中的一個名優特珍稀品種,其果實成熟時果皮呈金黃色、光滑、肉質爽脆而不粘核,味道甘香而無澀味,嚼後滿口生香,堪稱橄欖中之極品。[1]

產品特性

金玉三捻橄欖是橄欖科橄欖屬植物,常綠喬木,其樹葉為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多為12片;花為總狀花序及聚散花序,花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果成熟期在春節前一個月左右,果長卵形果皮呈金黃色、臘質層薄,皮色光滑鮮艷,果肉淡黃白色;果基較平、鈍圓,果身縱向呈三個棱面狀;果肉酥脆化渣,欖香醇和淡雅,澀味適中,口感好,回味甘濃持久,是橄欖中的一個名優特珍稀品種。

營養價值

果肉白色、脆而化渣、香濃、回味甘甜。含可容性固形物12%,果實可食率 82.84%,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18.64毫克,鈣146.72毫克,蛋白質 3.54毫克,纖維 6.08克,維生素C和蛋白質含量分別相當於普通橄欖的225%和147%。[2]

潮陽金灶鎮的三捻橄欖營養豐富,特別富含維生素C和礦物質鈣,據農科院果樹中心分析,三捻橄欖還含有萜類物質(橄欖香),萜類物質具有降壓、鎮靜、解痙、消炎、抗菌、抗腫瘤等多種生物活性。[3] 

產品介紹

品質特徵

三捻橄欖果皮黃臘鮮亮,倒卵形,果基較平 鈍,微呈三捻狀,故而得名。其果實成熟時果皮呈金黃色、光滑、肉質爽脆而不粘核,味道甘香而無澀味,嚼後滿口生香,堪稱橄欖中之極品。

平均單果重10克,果實橫徑2.2厘米、縱徑3.7厘米,核肉肉易分離。果肉白色、脆而化渣、香濃、回味惹事甘甜,含可溶性因形物12%,果實可食率82.84%,100克肉含維生素C為18.64毫克,鈣146.72毫克。蛋白質為3.54毫克,纖維6.08克。

據有關測定,三捻橄欖果質優良,維生素C和蛋白質分別相當於普通橄欖的225%和147%.栽培適應性強,耐旱耐瘠,適栽於肥力中等的植地。適應鮮良,價格為普通橄欖的5-30倍。

上品標準

作為橄欖中的名優稀特品種,三棱橄欖無疑屬於"晚熟型",它一般要種40年以上才開始結果,要到六七十年的時候所結的果子才稱得上"好吃"。[4]

歷史

相傳潮汕人的先民南越人嗜食橄欖果,唐朝人劉恂在《嶺表錄異》中是這樣記載的:"橄欖樹枝皆高聳,其子深秋方熟,南人重之,生咀嚼之,味雖苦澀而芳香勝於含雞香也。"潮汕人從南越人身上傳承着橄欖文化,首先表現在對橄欖果的嗜好上。嚼橄欖猶如喝功夫茶,箇中滋味非此道中人是很難理解的。

金玉三捻橄欖始發於明成化年間(1494年),在潮陽小北山脈金灶鎮大尖山下,園藝栽培則始盛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今蘆塘村的瓠靴山、官安村的毫地、下寮村的後毗等山地均發現有較完整的三捻橄欖古樹群。其中300年以上的有9株,經長期選優去劣,嫁接繁衍,仍生長茂盛、豐產穩產。在金灶鎮官坑村尚存一株500多年的三捻橄欖古樹,堪稱三捻橄欖的鼻祖。地方志書在記載橄欖時最重視的是品質,比如光緒《海陽縣誌》則說:"其種有青有黃,青者味澀,唯黃而尖有三棱者佳。"在清光緒年間,潮陽金玉鎮是海陽縣的一部分,"唯黃而尖有三棱者"指的就是金玉鎮的金玉三捻橄欖,從那時開始,金玉三捻橄欖的名聲就開始在民間流傳。

潮語中"三捻"與"三棱"是同一含義,在俗語中"三捻"比"三棱"能更形象通俗地說明該果品,因而民間習慣稱為"三捻橄欖";"三棱橄欖"叫法雖相對科學、文雅一點,但地方群眾對其理解卻較為陌生且不順口,因此,長期以來"三捻橄欖"的叫法就更為普及,更為大眾化。

榮譽

2002年11月,金灶牌金玉三捻橄欖被認定為廣東省無公害農產品。

2003年,金灶鎮被汕頭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確認為汕頭市農業標準化示範區。

2004年9月,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金玉三捻橄欖被認定為中國綠色食品A級產品。

2008年12月1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金玉三捻橄欖"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植物文化

傳說

相傳韓湘子偶游潮州,被這山靈水秀、花果飄香的人間仙境所迷住,即想為潮州增添一種仙果,使之錦上添花。他向百果大仙要了一籮果種,百果大仙告訴他,此果果形橢圓細長,端有三捻(捻是潮陽方言的棱的音譯),正應其春花、夏果、秋實之令,故名"三捻"。此果經冬而果不落,果熟時色金黃,食時口生津、齒留味,香氣直達肺腑,越嚼香氣越重,縈繞滿室,回味無窮;最奇的是,食時聞者比食者感覺更香。韓湘子帶着這些果種從上空撒下果種。由於此果極難種植,韓湘子撒在其它地方的種都未能成活,唯獨官坑村得天獨厚,地理氣候適宜,土地肥沃,加上村民得知是天上仙果之後細心呵護,沒過多久,果苗便枝繁葉茂、果實纍纍……

寓意

金玉三捻橄欖三個棱面,喻"天、地、人"合一,具吉祥如意之意;果型優美,橫縱比率接近黃金分割律,給人以幸福、祥和向上的美的享受;果肉酥脆,初嚼味微澀後甘甜、氣芳香,代表着苦盡甘來之意,是潮汕民間吉祥如意的象徵。其雖價格昂貴,但作為嶺南珍果,敬奉客人有深表厚敬之意,因此,春節期間潮汕地區有個民俗習慣,把金玉三捻橄欖作為"吉祥果"送給親朋好友,以示"和睦、友好、吉祥如意",來共慶佳節。金玉三捻橄欖也是潮汕民間逢年過節、辦喜事、招待貴賓端用"檳鑼盤"中的必不可少的特色果品之一。 

參考來源

  1. 金玉三捻橄欖,特色谷
  2. 金玉三捻橄欖,特色谷
  3. 金玉三捻橄欖,中文百科在線
  4. 金玉三捻橄欖,中文百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