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秋家鄉新米香(龔保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秋家鄉新米香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金秋家鄉新米香》中國當代作家龔保彥的散文。

作品欣賞

金秋家鄉新米香

秋月瑩涼,懸掛在村口那棵高大的白楊樹樹稍上,旁邊的淡雲疏霧,仿佛簇擁在它四周的輕盈紗帳。

它那似水的月華,從樹稍頭傾瀉而下,給夜幕下村子裡每戶人家院壩地和院壩邊一間間泥牆瓦房,塗抹上一層銀白的釉光,白楊樹、院壩、瓦房組成的一個偌大的村莊,恍如一幅朦朧含蓄的立體寫意畫,矗立在還散發着一股濃濃稻穀香的稻茬田旁。

這是故鄉漢中平原收穫的季節,家家戶戶忙碌十多天,已全部把田野、河谷、川道金燦燦的稻穀收回家,有的堆放在堂屋裡,有的堆放在屋檐下,有的堆放在柴房中,但大多數人家因屋內面積有限,將它們堆放在院壩里,白天秋陽出來時攤開晾曬,晚上天黑後收攏堆在一起用風車攪,等全部曬乾攪淨後好歸倉。

此時的村莊,因擁抱着收成,是豐腴的、喜悅的、香郁的、殷實的……沒有哪個城市人能體會到農民們用一滴滴辛勞的汗水從泥土中換來這沉甸甸收成後甜蜜如飴、歡欣喜悅的心情。

已到深夜10點多鐘了,秋蟲還在牆基地穴、草叢樹林嚶嚶鳴唱,秋風還在村子到處自由自在遊蕩,一隻只拎着小打籠的螢火蟲,在夜空忽高忽低、忽快忽慢飛來飛去。

在田間地頭、灶台院壩里忙碌了整整一天的母親還沒休息,她要趁着晴朗無雨的好天氣,把我家收回家已曬得有八九成乾的所有穀子,用風車通通攪一遍,除去混雜在其中的稻草葉、秕谷、稗子、稻苞蟲等雜質,全部拾掇乾淨後,瞅個合適的日子裝進穀倉。

月光下,她頭上搭着一塊四放形手帕,身上穿着一件月白色襯衫,不停用手攪動着那架木製風車把手。風車頂上漏斗里的穀子,水一樣不停自動往下流淌着。

飽滿充實的穀粒兒和稻草葉、秕谷、稗子、稻苞蟲等雜質在風車風道中分離後,雨點般刷刷流進風車下簍子裡的聲音,與母親攪動風車轉輪發出的咯吱咯吱聲,在這寂靜的秋夜,在我家平嶄嶄院壩里,久久不絕如縷地傳響。

這是母親這個沒文化的鄉下婦女用自己最樸素、最本真、最誠實的勞動,演奏出的一首關於秋關於收穫關於生命關於歲月的樂章,儘管那麼優美,那麼動聽,那麼富有詩意,可她全然不知。

由於長時間手腳不停的體力勞動,母親己腰酸背痛,渾身乏力,而且頭上、臉上、身上,撲滿一層薄如霜雪的灰塵。這些灰塵全是從稻穀里飛揚出來的,在空氣中瀰漫飄忽一陣後,紛紛降落在她頭、臉和身上。她儼然一個白粉粉的雪人兒。但為了新收的穀子,為了一家人早日吃上新米,母親不怕辛苦,更不怕髒。

新谷舂出的大米是白花花的,像一粒粒晶瑩閃亮的鑽石,如一顆顆潤澤光潔的凝脂,熬出的粥自帶一層粘稠的米油,蒸出的飯自然散發一種清香,營養十分豐富,口感非常好,不需要用任何菜餚一次就能吃幾大碗。這是只有在風裡雨里、泥里水裡辛苦勞作半年的農民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所以每年新谷一收回家,我們兄弟姐妹幾個最期待的一件事情,就是希望母親儘早儘快為我做一頓新米做成的飯。

母親也知道我們的心思,一伺收回家的新谷曬乾,沒來得及挑到村里打米機上去打,就急不可待地先在我家石窩中舂幾碗新米,或為我們熬一大鍋熱騰騰、香噴噴的米粥,或為我們蒸一大鍋油漉漉、乾巴巴的米飯,讓我們放開肚皮吃,直吃得我們個個肚皮鼓鼓,心滿意足。

新米的香味到底是一種什麼味道?在我看來,那是陽光、泥土、青草、汗水、以及泉水等的味道交織在一起的味道。那是自然天地時序季節精華凝聚成的味道,是田地對鄉親們在風裡雨里、泥里水裡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的真情回饋。

它浸透在村子一個個平凡的日子裡,瀰漫在家家戶戶房屋中。不啻我們一家人聞着它感到歡暢開心,連全村家家戶戶人嗅着它都像在過年過節一樣,歡天喜地,由衷高興。

人們吃着一碗碗香噴噴的新米飯,喝着一碗碗香噴噴的新米粥,覺得自己一切辛勞和付出都值得。

所以吃新米的日子,是全村一年四季最幸福快樂、歡欣喜悅的日子,所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臉上都掛滿笑容。那一張張幸福陶醉的笑臉,如春風中綻放的朵朵鮮花,讓人百看不厭。

我自離開故鄉住進城市,不吃新米已有很多年,每次一想起故鄉金秋十月家家戶戶吃新米的情景,就想起母親為了新米不分白天黑夜勤苦勞作的情景,舌尖上就驀然湧現出故鄉新米那綿延不絕、令人永誌不忘的香味…… [1]

作者簡介

龔保彥,男,作家,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