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訪老君(李志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金秋訪老君》是中國當代作家李志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金秋訪老君
十月秋高,天清氣爽,幾位朋友相約遊覽位於洛陽市欒川縣城東南約三公里處的老君山。
跟着旅遊團很省心,自己不必操心買門票訂食宿等雜事,只用帶些必需物品。導遊特別提醒,山頂氣溫比山下低7-8°C,需要預備厚衣服。
中午來到景區檢票口,導遊下車辦理查驗手續。從車窗抬眼望去,只見一座仿古城門橫跨道路,中間門洞上有「老君山」三個金黃大字,上層門樓掛「老君歸隱地」黑底金字牌匾。本以為馬上就可以登山了,誰知導遊辦完手續上車說,這裡距離我們預定的中靈索道下站還有8公里,中間在老子文化苑稍事停留。
老子文化苑遊客不多。該苑依山就勢修建,入口是題有「一天」的仿古闕門,中有始建於唐朝的崇玄館等建築,黃色老子塑像矗立在最上端巨大的太極廣場之上,該像重達260噸,通高59米,像身38米,是全世界最高的老子銅像。只見他右手握經卷,左手食指天,好似在講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玄妙大道。
到了索道站,遊人不是一般的多,人擠人,人挨人,真可謂:比肩繼踵,連衽成帷。隨着人流在八卦陣一樣曲折迴環的狹窄通道里緩緩挪動,大約排了五十分鐘左右的隊,看夠了人頭攢動的景致,下午2點終於坐上了索道纜車。
纜車很平穩,我們都好似騰雲駕霧御風而行的神仙,大家開心地說笑着向終點站飛翔。腳下山巒起伏,滿谷蒼翠中夾雜一抹淺黃,或許是因為季節還沒有到霜降吧,偶爾才能看到幾株紅葉,這才真是「萬綠叢中一點紅」。
下了索道前行不遠就看見了中天門牌樓,進入中天門之前還有一道小門,門洞上書「景室」二字,兩旁有副對聯:「背倚伏牛三千丈,經傳道德五千言。」景室門裡邊也有一聯:「中界貫乾坤道沖寶地,天墀沾雨露德澤仙山。」橫批:「天下名山」這「天下名山」四字,並非老君山自誇之詞,乃是明代萬曆皇帝朱翊鈞金口所封。此山是老子歸隱修煉之地,原名景室山,是秦嶺余脈伏牛山主峰之一;此山最高峰馬鬃嶺是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海拔2217米。老子是道教鼻祖,早在北魏時期,景室山上就建有老君廟。唐高祖李淵自稱是老子後裔,尊老子為「聖祖」,把道教定為國教,儒教第二,佛教第三。後來歷代唐朝皇帝都對老子禮遇有加,太宗李世民欽封景室山為「老君山」,並委派大將軍尉遲敬德重修鐵椽鐵瓦老君廟,金頂老君廟前懸掛着「敕修老君廟」匾額,從此香火熾盛;高宗李治親自到老子故里朝拜,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李隆基加封老子為「大聖祖高上金闕玄元天皇大帝」,親注《道德經》並頒布天下。這或許就是「老子天下第一」的歷史淵源。
《史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他離開衰微的周朝西出函谷關時,「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老子他老人家生前不過是周朝皇家圖書館的負責人,做官時並沒有建立不朽功勳,倒是函谷關守吏尹喜強留老子寫下的《道德經》讓其在歷史的長河中大放異彩。我想崇尚「無為」「不爭」的老子,著述《道德經》的初衷肯定不是為了「贏得生前身後名」。
老子是中國春秋時期真實存在的人物,但老子故里到底在哪兒,並無定論。唐朝人論證,老子故里在陳國苦縣,就是現今的鹿邑縣。現代人考古研究,較為一致的意見是:苦縣的位置,在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與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一帶。關於老子的傳說很多,老子的遺蹟遍布全國,除了河南欒川之外,雲南麗江、四川屏山、湖北宜昌以及河北懷來等多地都有老君山。中國各地之間喜歡爭搶名人,為此費了有不少筆墨,打了很多口水仗。個人愚見:老子不僅僅是哪一個省市縣鄉的老子,他是中華民族的老子,是全世界的老子。無論哪裡的老子遺蹟,無論哪裡的老君山,都是對老子的紀念和敬仰,都是對道教的尊崇和宣揚,都足以證明老子的思想深入人心,道教文化影響久遠。
中天門在老君山的半山腰,相傳老子當初就隱居在中天門,修成正果後,位列仙班,成了玉帝駕前的太上老君。中天門牌樓是一座四柱三門的仿古建築,中間門洞上方有「中天門」匾額,兩側有一副奇聯:「老君山山君老山老君不老;玄門道道門玄道玄門亦玄。」上聯是屈原後裔辭賦家屈金星陪同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等人游老君山時即興吟詠,詩人汪國真親筆草書;下聯由老君山景區面向全國徵集評選而得,陝西省楹聯家王逸飛續對,北京書法家柳國慶魏碑書寫。這副楹聯是老君山景區文旅宣傳的神來之筆,也是當代一樁文壇雅事。
中天門牌樓前方有一座廣場,老君山「一元午餐」就在這個廣場設置,許多遊客不辭鞍馬勞頓前來「遠赴人間驚鴻宴」,到此品嘗一碗飽含老君山深情的熱粥。就在牌樓正前面立有老子騎牛塑像,仙風道骨的老君身披黃色道袍,手捧寶葫蘆端坐在青牛背上。這牛形態逼真,兩隻角向後彎曲,很像一頭溫順的水牛。當地人說:「摸摸青牛頭,一輩子不發愁,摸摸青牛頸,一輩子不生病,從頭摸到尾一輩子無後悔。」很多遊客在此盤桓,拍照留念。關於青牛有這樣一個傳說:老子八九歲時,他家附近的大山上突然出現一群毛色奇特的神牛,皮毛綠中帶藍、藍里有黑,蹄大力猛,脾氣暴躁,大嘴咬人,尖角毀物。人們非常懼怕,老子和它們鬥智鬥勇,最終用金剛鐲降服神牛,只許它們吃青草,不准其禍害鄉里。並給為首的神牛串上鼻圈兒,系上韁繩,騎着它玩耍,後來人稱之為青牛。《西遊記》中老君的坐騎下屆為妖,成了住金皘山金皘洞的兕大王,它「獨角參差、雙眸幌亮」,在《封神演義》里老子騎的是「板角青牛(額心長有一根獨角)」。溯其源頭,青牛倒是和上古神獸兕非常相近。《山海經》中記載:「兕,狀如牛,蒼黑,板角。」由此可見老子的坐騎也是在民間傳說中不斷演化的,最終把青牛定型為一頭健碩溫順能拉車耕地的雙角大牛,應該是勞動人民最喜愛的形象吧。
從中天門再向上是供奉太乙尊者的救苦殿,這一段石階較陡,需要抓着兩邊的鐵鏈向上爬。石階兩邊長滿了山茱萸,一簇簇金黃色的果子好似晶瑩透亮的瑪瑙,爬爬停停順便看看滿樹茱萸,休息觀景兩不誤,微風吹過,樹葉窸窣有聲,想起古人「風過茱萸香滿衣,秋來丹實艷陽西」的詩句。有人統計,中天門牌樓到救苦殿共有518級台階,爬完這一段台階就由凡間進入了天宮,所以被稱為「天梯」。站在救苦殿觀景平台,俯瞰群山,但見:千谷幽深,萬峰競秀,綠濤如海,氣象萬千,美不勝收,恍如仙境。
我們在救苦殿附近吃點喝點自帶食品飲料,補充能量,沿雲景天路向十里畫屏進發。所謂天路,就是繞着陡峭山體水平懸空修建的防滑水泥棧道,外沿有藤條狀水泥護欄。這一段路大約有10里,頭頂是寥廓蒼穹,腳下是幽深峽谷,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峰巒如聚。放眼望去,層巒疊嶂,景色秀美,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那些奇峰怪石有的似魚頭,有的似刀槍,有的像鳥獸......形態各異,不一而足,至於到底像什麼,全憑自己大腦發揮了。一棵樹也許經歷千年風雨,一道崖可能孕育美麗傳說,一座峰亦或流傳感人故事。這一段路集奇峰、怪石、雲海、峽谷為一體,特別是如林的滑脫山峰,刀劈斧削,犬牙交錯,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老君山的石林是大自然的妙手丹青,一步一景,步移景換,人在棧道走,如在畫中游。有點遺憾的是:我們去時天氣乾燥,久未落雨,山谷中沒見流泉飛瀑,也沒有看到水霧迷濛飛雲縹緲的雲海妙境。缺憾也是一種美。或許,這正如人生,誰的人生能十全十美一帆風順呢?
我曾經參觀過雲南石林,那裡的卡斯特地貌山峰如錐似柱,岩石表面光滑裸露,基本上沒有植被;老君山的石林千姿百態,山峰壁立千仞,峰頭綠樹裝點。這種雄偉壯觀的地貌景觀,被命名為「迄今為止世界範圍內發現的規模最大的花崗岩峰林奇觀」。
我們陶醉在十里畫屏的美景中,不知不覺徜徉了約2小時。到達將軍峰服務區前,同伴們突然看着前方發出驚呼,原來陡峭的山崖邊,一隊勇士正在懸空攀岩。大家凝神靜氣,看他們攀崖度壑,真擔心他們一不小心摔下萬丈深淵。走近仔細看,此處是攀岩項目的起始點,有飛拉達攀岩項目的標識牌。攀岩項目規劃有特定路線,有鋼扶手、腳踏、生命鋼纜等安全防護措施。這種運動項目驚險刺激,玩的就是心跳,需要體力、毅力和膽氣,有人稱之為絕壁上的舞蹈,這種舞蹈不是誰都可以跳的。
我們在將軍峰服務區再次休息補充能量,研究遊覽路線。從將軍峰服務區到金頂道觀群,步行經伏牛極頂馬鬃嶺大約需要一小時,乘直達電梯約十分鐘。有人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到老君山不去金頂等於沒來看。瞅瞅手機,已經下午5點,為節約時間,我們決定乘電梯去金頂。
南天門朝南,建在天然形成的兩座山峰之間,是走上金頂的大門,門柱兩側有聯:「南眺三千丈空谷瑞氣,天門十二時雲間春風。」神話傳說中,南天門是玉皇大帝率文武仙班居住在九霄雲外的天庭門戶,這裡四季奇花瑤草,處處瑞氣環繞,時時溫暖如春。
自南天門向北依次建造供奉老子的老君廟,供奉鴻鈞老祖、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的道德府,供奉人母女媧、天母、地母、無極母、西王母的金殿;南天門東邊的山峰建有太上老君展示寶貝的亮寶台,西邊山峰建有供奉玉皇大帝的玉皇殿。現在,亮寶台、玉皇殿、金殿三座建築全部真金覆頂,樓閣崢嶸,蔚為壯觀,是真正的金頂。
金頂人流如織,空氣中氤氳着善男信女們點燃的香煙,到處懸掛着寫滿心愿的紅色祈福牌。我們在人海中慢慢遊走,在古樸典雅精美絕倫的建築中流連。瞻仰各路神仙的莊嚴寶相,品讀歷史久遠的碑刻匾牌,撫摸富含深意的吉祥器物。吹拂着清涼的山風,遠眺着鍾靈毓秀的山巒,感覺已經到了天外仙境,仿佛都成了得道高人,揚手可摘日月星辰,俯身可覽九州八荒,凌空遐思,寵辱皆忘。
「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時近黃昏,戀戀不捨中離開金頂,踏上返程。夜幕降臨時,棧道的指示燈帶亮了,金頂的光亮工程也已打開。回望山頂,靜謐夜色中,道觀群金光四射,一座座古老的建築好似一顆顆璀璨的寶珠,宛若一幢天上宮闕,美輪美奐,瑰麗輝煌。
作者簡介
李志國,河南省社旗縣饒良鎮人,喜愛讀書散步,現在社旗商務部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