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金融信用是中國的經濟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金融業由於其特殊的性質,從產生伊始。就和信用相伴相生。對於金融業而言,金融信用在金融業的資產中無可置疑地占有首要地位。正如一位銀行家所言:「信用是銀行的生存之本」,金融信用作為銀行賴以生存的基礎,一方面是銀行必須確保存款人自由取款,另一方面需要貸款人確保按時、如數還本付息,缺一不可。如果貸款人都不對銀行恪守信用,那麼銀行最終也無法對存款人t各守信用。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信用本質上是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的整合。
銀行是經營貨幣的企業,其資產大多數是億萬公眾的財產。但長期以來無論金融業內部或外部(政府、其他企業及公眾)均缺乏對金融業的認識,常常將國家(政府)的信用取代金融業的信用。主要表現在:1.計劃經濟下。國家對經濟實際起包攬作用。銀行受政府指令運作。銀行信用自然也就轉化為對國家的作用。所謂三角債即國有企業及銀行都認為債務所涉及的信用問題均不是自己造成, 也不是自己可以解決的,並不將其看成是自己極其重要的信用問題,因而債務難以清償,這一直延續至今。2.大多數群眾只知道銀行是國家的,可以放心將錢存進去,國家不會不還給他們的。而國外企業及銀行,即使無法了解國內企業的信用,也以中國國家信用為其提供信用貸款。而且這種信用又具體落腳於代表國家的各級政府以及政府所屬或支持的企業。
隨着銀行改革的逐步深入, 國家信用不再是金融信用的落腳點。然而正在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在打破了計劃經濟下高度集中統一的信用制度與體系的同時卻一直沒有建立起符合市場規範的金融信用體系,造成了金融市場上信用關係的嚴重扭曲和普遍的道德風險行為。銀行業「惜貸」和中小企業及民營企業融資困難同時並存的現象說明沒有了信用做依託,銀行和企業間出現「雙輸」局面。
金融信用缺失的根源
(一)歷史沉澱和制度性約束使我國金融信用基礎
脆弱、信用觀念淡薄。隨着市場化取向的改革加速,企業逐漸脫離國家的庇護,開始獨立面對市場風險。但是,長期以來。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一直都是在國家計劃調節經濟中生存, 人們的經濟活動更是建立在執行和完成計劃上。而不以信用原則為基礎,可以說大多數國民都對金融信用缺乏認識,信用觀念淡薄。雖然有人說我國傳統文化中並不缺乏誠信傳統, 孔子在兩千年前就說過:「民無信不立」,」與朋友變而無信乎」,但是在邁向現代化和市場經濟時,傳統誠信觀念沒有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形成純粹經濟學意義上的商業信用制度。無法滿足社會各階層對信用制度和信用資源的有效需求。
(二)信用機制和法律法規不健全導致守信成本離、失信成本低
市場主體是「經濟人」、「理性人「,他們在市場中做出的一切行為均以利益最大化為原則,因此,如果守信能帶來利益, 而失信會遭受損失的話,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守信,反之亦然。但是目前我國社會規範不成熟。法律體系不健全。一方面對失信的懲罰不嚴厲,另一方面守信的收益不明顯,守信的交易成本太高,失信的成本低,收益大。其實,信用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兩蓋性。目前我國企業在運行中,忽視信用的價值,不會有效利用、創造信用這一商品,增強自身競爭力,反而去摧毀原來就很脆弱的信用市場,只看到失信可以給他們帶來短期「利潤「。而忽略了長期利益。我們的法律制度沒有將前一次的信用和以後每次的交易(得益)聯繫起來,產生某種因果關係。因此失信的人不必支付高昂的代價,其他人看到失信的好處,自然而然地在利益驅動下也開始放棄守信。
(三)信息不對稱
在金融交易活動中,金融機構獲得的信息往往是不充分的,不對稱的,並且獲取信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更重要的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獲取客戶信息的過程中往往處於被動地位,這不僅表現在獲取決定貸款信息時, 還表現在貸款獲取後監督貸款人行為時。隨着金融投資渠道多元化,投資工具不斷創新,企業和個人的資產資源開始得到多種利用,但是由於金融體系中的分業管理和分業經營的現狀, 不同投資方式的受理具有較大的限制,造成了金融信息的分割。金融機構面對成千上萬的交易對手,難以收集交易對手的有效信息,金融市場中信息不對稱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急需溝通金融機構與企業、個人之間的橋樑—金融信用的發展和完善。
我國金融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現
1.信貸市場上的信用缺失
中國經濟是典型的以銀行為基礎的經濟,長期以來信貸融資在社會融資的80%以上。由於我國的銀行管理體制以及企業自身經營的原因,企業並不講信用,它們從銀行貸到款後,長期不還或少還。特別是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借改制之機逃廢銀行債務更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企業的失信形成的龐大的不良資產已給我國銀行業的健康運行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它直接造成銀行的資產萎縮,自身經營出現困難,並暗藏着巨大的金融風險。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為企業和個人逃廢債務蒙受直接經濟損失約1800億元,信用經濟成了「賴帳經濟』 因為三角賬和現金交易,增加財務費用約2000億元。有人測算,全國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總額要占信貸資產總額的20%以上,也就是說,按目前金融機構9萬億元貸款存量總額測算,大約1.8萬億元左右存在質量問題。
2.票據市場的信用缺失
金融票據主要是指依託銀行信用,服務於市場交易的商業票據。當前我國票據市場上的失信表現為票據欺詐。據報道2000年,全國公安機關立案偵察的偽造金融票據、違法票據承兌的犯罪案件就達7000多起,涉案金額達52多億元。票據的欺詐直接導致企業對商業票據的不信任,商業票據在企業問難以推行,各企業要求用現款進行交易和結算。這樣,原本十分緊張的資金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從而間接地導致企業急需的資金更加緊張。這種票據上的信用的缺失,必然帶來企業融資困難以及資金利用率低下,從而制約着企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3.資本市場的信用缺失
中國資本市場信用缺失的最突出表現就是上市公司面臨嚴重的信用危機,或說直接來源於上市公司的造假行為。從2001年以來,中國證券市場上的造假行為可謂層出不窮,從瓊民源開始到重慶紅光、億安科技、大慶聯誼及銀廣夏和新近的麥科特、藍田股份等等,它們採取虛增利潤,編造有關信息,隱瞞重大事項,以及其它違法違規行為,這些做法違反了《證券法》和其它法規的規定,破壞了資本市場的信譽,挫傷了投資者的信心。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作為中國人的你知道有多少個嘛?,搜狐,2022-08-14
- ↑ 漢語的發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會說漢語嗎?,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