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雜興二百首41-45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金陵雜興二百首41-45首 |
![]() |
作品名稱:金陵雜興二百首41-45首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蘇泂 |
金陵雜興二百首41-45首是宋朝詩人蘇泂的作品之一。
蘇泂[約公元一二oo年前後在世]字召叟,山陰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慶元末前後在世。[1]蘇泂詩詞均很有名氣。《永樂大典》中收有蘇泂的詩800多首。
正文
四十一
壓架荼醾百萬枝,月邊花下更漣漪。 三更比屋皆高枕,如此清涼棄不知。
四十二
似玉如酥最有情,一香熏徹萬愁醒。 多應無奈花相惱,故繞茶醾架底行。
四十三
紅芳蛻兮花似霧,綠陰徑兮葉生煙。 獨往來兮差自得,心境會兮不可言。
四十四
憶殺仙人白仲都,江邊遺蹟尚樓居。 驂鸞翳鳳如容我,拜作先師定肯無。
四十五
紫髯何事忽遷都,有意宮中號太初。 他日三軍嫌飲水,只應翻憶武昌魚。[2]
人物簡介
(與趙師秀同齡,生年參《文學遺產》一九八三年四期《趙師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頌四世孫。生平事跡史籍失載,從本集詩篇可知,早年隨祖師德宦遊成都,曾任過短期朝官,在荊湖、金陵等地作幕賓,身經寧宗開禧初的北征。曾從陸遊學詩,與當時著名詩人辛棄疾、劉過、王楠、趙師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餘。有《泠然齋集》十二卷、《泠然齋詩餘》一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泠然齋詩集》八卷。[3]
少從其祖遊宦入蜀。長而落拓走四方。曾再入建康幕府。從陸遊學詩。與之唱和者,有辛棄疾、劉過、王柟、潘檉、趙師秀、周文璞、姜夔、葛天民等,皆一時名士。泂著有泠然齋集二十卷,詩餘一卷。(均《文獻通考》)其吊姜夔詩「所幸小紅方嫁了,不然啼損花」句,尤膾炙人口。(此詩宋詞研究以為范成大作,或以為蘇石作,皆誤)[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