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針尾綠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針尾綠鳩
針尾綠鳩原圖連結[1]

中文學名:針尾綠鳩
學名:Ducula badia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鴿形目 Columbiformes
科:鳩鴿科 Columbidae
屬:綠鳩屬 Treron
種:針尾綠鳩 T.
命名者及年代:Blyth,1846

針尾綠鳩 中型鳥類,體長31~41釐米,體重180-257克。 雄鳥的頭部、頸部為淡黃草綠色,後頸和上背為橄欖綠色而沾灰色,形成一條帶狀。

上體、翅膀上有二道明顯的乳黃色斑。腰和尾上覆羽的顏色較淡,並綴有亮黃色。尾羽與其他綠鳩類的差異十分明顯,為暗葡萄灰色或珠灰色,中央一對尾羽特別延長而尖,末端沾綠色,其餘尾羽的基部為黑色,尖端具有窄的綠色羽緣。

下體為淡綠黃色,胸部沾有粉紅橙色。尾下覆羽為桂紅色,兩側外具寬的淡棕白色羽緣。兩脅和覆腿羽為暗綠色而雜以淡棕白色。

眼睛的周圍為淡紫藍色。嘴為藍綠色。腳紅色。

虹膜

內圈為淺藍色,外圈為紅色。

雌鳥與雄鳥的差異

雌鳥的羽色與雄鳥相似,但體色較暗,胸部沒有橙色,尾羽較短,尾下覆羽為淡桂紅色,外翈幾乎全部為白色,僅有羽幹處為灰黑色。幼鳥和雌鳥相似。[1]

生態習性

針尾綠鳩為留鳥,常組成小群活動於高大的樹上,多在樹叢之間飛躍,或者站立在樹枝上鳴叫。飛行快速而直,大多在早晚活動。

叫聲

聲音大多為富有變化的口哨聲,富有音韻,十分悅耳動聽。

覓食

榕樹植物的果實。

棲息環境

留鳥,棲息于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常組成小群活動於高大的樹上,多在樹叢之間飛躍,或者站立在樹枝上鳴叫。

模式產地

喜馬拉雅山脈東南地區。

生長繁殖

呈平台狀,由枯枝構成,較為簡陋。每窩產卵通常為2枚。

分佈範圍

國外: 印度北部、緬甸泰國、寮國、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 中國: 廣西四川木裏、雲南貢山、潞西、耿馬和西雙版納等地。[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