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銀川玉皇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銀川玉皇閣
圖片來自wantubizhi

銀川玉皇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前身為明朝建立的鐘鼓樓,後曾一度荒廢,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時被改為玉皇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玉皇閣的台基一度被刷滿紅漆。1963年和2013年,銀川玉皇閣先後被列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介紹

銀川玉皇閣位於今銀川市興慶區解放東街與玉皇閣南北街交匯口處,其前身是明朝永樂年間修建的鐘鼓樓[1] ,最初的建築形制僅僅是一座土台,上方加蓋有士兵居住和使用的平房,到弘治年間已經改建為磚土結構。在明朝正統年間,銀川城曾有一次較大規模的擴建,西側城牆向西擴大至元代時的舊城牆位置。在這次擴建之後,明朝初年修建的西城門因位於新城池的正中央,而被改為了新的鐘鼓樓,而永樂年間修建的鐘鼓樓則被稱作舊鼓樓,在很長的時間內停止了原有的用途。萬曆二十年(1592年)時,新鐘鼓樓毀於哱劉兵變的戰火中,舊鼓樓重新啟用。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時,舊鼓樓在大地震中被震毀。在重建舊鼓樓時,因為其位置偏東,當地人就將其改建為了一座道觀,也就是今天的玉皇閣。1926年,馮玉祥率領國民聯軍進駐銀川時,就曾將聯軍主辦的《中山日報》的編輯部安排在了銀川玉皇閣內。

結構

玉皇閣是一組建築在長方形台基上的重樓疊閣式建築群,台基長37米,寬28.1米,高8米,內部主要結構為夯土,外部為清水牆體,用長條青磚砌築,磚層厚50至70厘米不等。台體沿高度方向四面收分,收分率達25%。台基正中為南北向拱形門洞,洞寬4.6米,高5.2米,長28.1米。門額上方有石刻題字,南側題字為「帝鑒」,北側為「天洛」。

台基上中央是坐北向南的2層重檐歇山頂大殿,東西方向有7間,長19.6米,南北方向進深共4間,長13.5米,整座大殿高14米,大殿底層向南接出5間抱廈,這五間抱廈為歇山卷棚頂;抱廈明間向南又接出一間小抱廈,突出台體之外,為硬山頂;大殿底層向北接出一殿抱廈,共計3間,均為一卷硬山頂。大殿梁架第一層為進深四間前後雙步廊用五柱,第二層為進深四間前後單步廊用五柱,中柱式四架梁對四架梁,大殿內西側有通向第二層的木質樓梯。大殿南側的抱廈為進深一間用六架梁,大殿北側抱廈的梁架為進深一間用七架梁,卷棚的梁架則為進深一間用六架梁。

大殿兩側各有一座配殿,現存東配殿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時由原三間硬山卷棚建築改建成辦公室用房,為硬山卷棚灰瓦頂,平面呈長方形,橫向開3間,通面長約7.98米,縱向深為1間,長約3.24米,總高度為4米。梁架為進深一間用兩柱至六架梁,上方承接四架梁和月梁。西配殿位於大殿西側,形制為一殿一卷式,平面呈長方形,橫向闊3間,總長約5.8米,前側的卷棚進深一間,長2.73米,後殿也是進深一間,長4.52米,總高度為5.5米。前抱廈為進深一間用六架梁,上方承接四架梁和月梁,後殿為進深一間五架梁,上方承接三架梁。

台基的東西兩側對稱各建有1座2層鍾(鼓)樓,屋頂均為三重檐十字脊灰瓦頂,平面均為正方形,橫向縱向均闊3間,長寬均為3.86米,總高度為9.48米。第一層的梁架為進深三間,前後雙走廊,每條走廊立有4根柱子;第二層梁架為進深三間前後單走廊,立有3根柱子;第三層梁架為進深一間用兩柱至平梁,上方承接十字脊。

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銀川玉皇閣的台基曾一度被紅漆塗紅。1963年,銀川玉皇閣被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自治區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範圍為以台體底部向東14.9米、向西13米、向南1米、向北60米,見者控制地帶為保護範圍外擴150米。2005年時,由於玉皇閣年久失修,加之台體出現下沉,梁架變形,河南省文物建築保護設計研究中心和銀川市文化廣播局共同對玉皇閣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勘測,並在勘測完成後制定了相關的維護計劃,整體維護工程於2005年開始,至2006年10月正式結束,為此玉皇閣周邊的樹木全部被當地文物部門移栽,外側的紅漆也全部剝去,還原回原有的青磚造型。工程臨近結束時,施工人員將一口高1.43米、口徑1.1米,重達1.12噸的大銅鐘和一面直徑1.2米的牛皮鼓重新安置到玉皇閣大殿東西兩側的鐘鼓樓上。

2012年,玉皇閣正式停止收取每人15元的門票費用。2013年,銀川玉皇閣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關的標識碑於2014年落成。2015年,因玉皇閣內部展廳牆面污損、門窗被燕雀掏啄形成孔洞,展覽所用的燈光線路均為明線,銀川市文物管理處對玉皇閣進行了審慎修繕和科學施工,進行了孔洞石膏填補、縫隙網棉貼補、電路明線挖槽埋管、舊牆壁塗料清理、牆面打磨、噴塗乳膠漆等。整體工程於4月6日完成,4月中下旬時銀川玉皇閣再次對外開放。

參考文獻

  1. 鐘鼓樓,chi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