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鐵列克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鐵列克提
圖片來自pixnet

鐵列克提(تەرەكتى / Теректi |Terekty, Теректы)是中國新疆塔城地區裕民縣的一個地區。裕民縣地處塔城盆地西南邊緣,西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扎拉納什科利湖交界,東北與塔城市額敏縣相鄰。

鐵列克提事件

「1、「數了埋在那裡的79座墳墓」。正規出版物及網絡流傳的813烈士68人、50多人、38人、35人、34人,包括我本文說的1981年時的79人,不知是不是均把柳園墓地(即現在的托里烈士陵園)的墳頭數當成了813犧牲的人數。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人埋在裡面。以前的墳地,許多木牌朽無,余剩的不多,且記文簡單,是造成錯解的原因。托里陵園九十年代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後才逐漸正規,原來的墳墓陸續遷出不少,目前托里烈士陵園的45座墓僅有25座是813烈士墓;另外塔城烈士陵園有3座是813烈士墓。」

鐵列克提事件,蘇方稱扎拉納什科利湖邊境衝突(Пограничный конфликт у озера Жаланашколь),是1969年8月13日在扎拉納什科利湖/鐵列克提河附近發生的中蘇邊境衝突。

背景

1960年代,中蘇交惡。在1969年3月珍寶島事件中,蘇軍被中國瀋陽軍區司令陳錫聯預先部署的部隊伏擊遭受損失後,中國和蘇聯的關係急劇惡化,雙方迅速在邊境集結了上百萬的軍隊。在鐵列克提,中蘇之間有一個幾十公里寬的爭議地帶。1969年,中蘇雙方都在爭議地帶上修建了軍事設施。在隨後的6月10日新疆塔城地區的巴爾魯克山附近,以及同年7月8日黑龍江八岔島附近,中蘇軍隊以及民間爆發了系列衝突,蘇聯方面損失略大。蘇聯政府尋找機會實施反擊行動,最終選擇了鐵列克提地區。

事件經過

1969年8月11日,中國軍隊例行發信號邀請蘇聯方面軍事長官會談。然而,蘇軍沒有參加這次會議。

8月13日上午8時,中國邊防人員三支巡邏隊共90人左右按照既定巡邏路線開始巡邏,而這次巡邏也一反常態,人數是正常情況下的3倍,且事先向省軍區、中央軍委和外交部作了匯報,並做了應對準備,並攜帶了剛剛研發的不明型號槍榴彈。中方稱在中方巡邏途中,蘇軍出動直升機掩護坦克裝甲部隊,在炮火支援下襲擊在鐵列克提地區包圍了中國巡邏隊的其中一支。蘇方稱沒有出動坦克,只出動4輛BTR-60PB裝甲運輸車。中國邊防人員抱着「寧可前進一步死,絕不後退半步生」的精神與300餘名蘇軍作戰, 依仗地形激戰5個多小時,由於增援軍隊未能趕到,並缺乏重武器支援,以至主陣地(695.5無名高地)被圍的28名邊防人員(包括3名隨軍記者)全部陣亡(主陣地被俘的5人中4人後來死亡,包括排長高春林、新華社記者王一兵、副站長裴映章、排長李國貞;被俘新兵袁國孝經外交交涉在9月22日被送回中國。),支援部隊也有6人陣亡,數人受傷,包括民兵。

後續

1969年9月12日,周恩來在首都機場會見了從越南河內參加胡志明葬禮後回國途經北京的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會議期間周恩來談及鐵列克提事件,稱:「(鐵列克提)這個地區即使按照你們的地圖線也進入了中國境內。你們用坦克包圍了我們的巡邏隊,把我們巡邏隊20多個人打死了,還抓走了2個。在東北也抓了我們1個人。你們按照戰俘來對待他們,我們之間沒有宣戰,怎麼能按照戰俘來對待呢?你們走得太遠了。」

事後蘇聯方面表彰參戰人員。共授予列寧勳章1枚,紅旗勳章5枚,紅星勳章6枚,3等光榮勳章2枚,勇敢獎章10枚,戰功獎章11枚。中國方面調查為什麼在幾天前就發現蘇軍異動,而塔城軍分區一直沒有準備。1971年林彪死後,從前林彪的部下,新疆軍區司令員龍書金被認為要擔負主要責任。

1994年4月2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在訪問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圖期間與哈薩克斯坦總統簽署了《中哈國界協定》。1997年9月2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在訪問阿拉木圖期間與哈薩克斯坦總統簽署了第一個《中哈國界補充協定》。1998年7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出席在阿拉木圖展開的「上海五國」第三次元首會議期間,與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1] 簽署了第二個《中哈國界補充協定》。1999年11月下旬,納扎爾巴耶夫訪問北京,中哈兩國領導人簽署了《中哈關於兩國邊界問題獲得全面解決的聯合公報》。鐵列克提地區的主權問題得到解決,當年衝突地帶已明確劃歸中國。2008年8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將當年的主陣地無名高地命名為「忠勇山」,並立「忠勇山烈士紀念碑」,以示紀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