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麻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針刺麻醉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名詞解釋
針刺麻醉(acupuncture anaesthesia)是指在中國醫掌針灸療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獨特的麻醉方法。用手捻針或電針刺激某一穴位或某些穴位,以達到鎮痛目的,使手術在不用麻醉藥物的情況下進行。針刺麻醉也用於獸醫,簡便安全,對生理功能干擾少,但鎮痛不全,肌肉不夠鬆弛,內臟有牽引痛。操作時扎針方向要正確,必須達到一定深度。手捻針或針麻機通以電流,誘導刺激15—20 min後才能施行手術。手術過程中可根據動物的反應情況,調整電流刺激的頻率和強度以提高麻醉效果。
類型
單一針
應用單一的方法刺激經穴,如針刺、電極板、激光、指壓、穴位注射等。
針刺複合
應用針刺麻醉為主,同時配合另一種藥物麻醉方法,也稱針刺平衡麻醉。如:針刺-硬-膜外複合麻醉,針刺-氣體吸入麻醉等。麻醉中常規用鎮痛、鎮靜藥物相配合,不作針刺複合麻醉論。另外,還可按所取經穴部位不同而分為針刺麻醉、耳針麻醉、頭皮針麻醉、唇針麻醉及面針麻醉等。如按穴位刺激方法不同又可分為手法針刺麻醉、電針麻醉、穴位注射麻醉、指壓麻醉、激光穴位照射麻醉。針刺麻醉的原理
作用原理
針刺鎮痛原理研究的歷程 為了科學客觀地評價和認識針刺麻醉,我國科學家對針刺麻醉的作用機理進行了長期的、多層次、多角度的深入研究。 1974年12月在西安召開的全國針麻專業會議上,將針麻原理研究分為穴位與針感、經絡感傳現象、體表內臟聯繫途徑、針刺調整作用、針刺鎮痛作用五個方面,針刺鎮痛原理研究是針麻原理研究的一個主要部分。 1965年,我國著名神經生理學家張香桐教授,在動物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針刺鎮痛是來自穴位和來自痛源部位兩種不同傳入衝動在腦內相互作用的結果」的假說,於1973年在《中國科學》上發表了《針刺鎮痛過程中丘腦的整合作用》的著名論文,對針刺鎮痛原理的研究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1966年2月在北京召開了針麻研究工作座談會,會議認為,針麻時,可能是針刺激發了體內抗痛物質,對抗手術時所產生的致痛物質,從而起到鎮痛作用,並預言找到這類鎮痛物質是可能的。1972年,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韓濟生教授首應用家兔腦室交叉灌流法證明,針刺鎮痛過程中可能產生了某些具有鎮痛作用的物質。1975年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在一次國際疼痛會議上首次報告了「內源性阿片樣物質參與針刺痛」的研究結果。同期的研究表明,多種神經遞質與針刺鎮痛有關,並找到了某些相應的樞神經核團。 1978年上海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曹小定教授發現,針刺鎮痛時中央灰質灌流液中的內啡肽明顯增加,且與鎮痛效果呈正相關,多巴胺對鎮痛產生不利的影響。 1979年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的研究指出,心理因素不是針麻的決定性因素,但在鎮痛過程中一定的作用。 1979年6月在北京召開了首屆全國針灸針麻學術研究會,對以往的工作進行全面總結。會議指出,我們已一定程度地把握了針刺麻醉的臨床規律和作用原理,特別是刺鎮痛的原理, 同時推動了神經生理學、神經化學、神經藥理學等學科的研究,在用現代學技術整理研究祖國醫學遺產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1984年,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者指出,針刺鎮痛的本質是以小痛(針刺)通過脊髓痛負反饋調節機制抑制大痛(疾病或手術引起)。同年,韓濟生教授依據當時的研究結果繪製了《針刺鎮痛的神經通路和神經遞質原理圖》,對針刺鎮痛的神經生理學、神經化學機製作了理論上的總結。1987年出版了《針刺鎮痛的神經化學原理》,1999年又出版了《針刺鎮痛原理》,對針刺鎮痛原理的研究進行了 全面的總結。從1984年起,韓濟生教授對「電針耐受」過程中「阿片/抗阿片」這一對矛盾進行了系統研究,經過15年的研究證明,中樞八肽膽囊收縮素的抗阿片作用是決定針刺鎮痛和嗎啡鎮痛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認為研究阿片類物質和抗阿片類物質的對立統一關係為今後闡明大腦內多種神經遞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鑑的模式,並有助於臨床提高針刺鎮痛的效果。1997年11月,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主持召開的針灸聽證會上,韓濟生教授作了〈針刺鎮痛的神經化學原理〉的報告,曹小定教授作了《針刺改善機體免疫抑制的實驗及臨床驗證》的報告。會議認為針刺鎮痛是有科學根據的有效治療方法,從而使針刺療法在美國主流醫學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識別出來的,搜狐,2021-03-26
- ↑ 隸變,變什麼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