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人鐵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images/5/5c/%E9%92%A2%E4%BA%BA%E9%93%81%E9%A9%AC.jpeg)
《鋼人鐵馬》是魯韌執導的電影,由溫錫瑩、康泰、智世明、王琪、李玲君等主演。
電影,作為記錄時代變遷、生活巨變的載體,亦是引領人們精神文明的火炬。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1],中國電影在與時代共振中不斷革新創造,從黑白影像到華光流彩,從順應政治思想到反應社會現狀,從歷史回觀到未來展望,從底層小人物到武林奇俠[2]…...
劇情
上海某鋼鐵廠運料組組長吳立本,外號叫「樣樣管」。在生產競賽運動中,他接受了裝卸組要求運料組跟上裝卸速度把料運走,和平爐車間要求運料組按時供應原料的雙重挑戰。
一天,平爐車間青工王阿三,建議在出鋼前加熱鐵水脫氧,每爐可以多出兩噸鋼。可是這個建議遭到保守的技師的反對。
吳立本用形象的比喻解決了技術上的難點。繼之,張小梅的裝卸組速度下降,耽誤了運料組及時供應平爐車間的原料。
吳立本了解到了競賽對手發生困難,積極幫助他們用小吊車搞機械化,解決了裝卸組的困難。
隨着平爐車間和裝卸組生產紀錄不斷刷新,運料組光靠人力和幾百輛破舊不堪的車子,已經跟不上生產的需要了。
吳立本的侄子、車間主任吳德成決定訂購200輛新車子和增加一部分人力,來解決運料組的問題。
對此,吳立本堅決反對。他與何小海等大搞技術革新,新黨委書記李東又親自送來發動機,使機械化運料車改革成功,提高工效三倍,從而促進了廠里生產的新躍進。
中國電影現狀
中國電影的世界影響力是中國戰略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電影走向世界,參與到全球化競爭中,提高中國文化與價值觀包括中國電影的對外傳播力,非常重要。
在「一帶一路」戰略倡議獲得越來越多國家認同參與的情況下,在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洪流中,其核心訴求首先在於提升國家形象和民族文化形象。一方面,向世界優秀電影看齊,應當視為提升中國影視、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的重要契機。另一方面,也要重視電影對國家文化安全的影響,我們也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認真引導、管控境外電影的進口。要制定科學的電影產業發展政策,進一步發揮政府的監督管理作用;同時,也需要繼續加強對互聯網引進境外電影的管控,此外,還要輿論上進一步研究,制定戰略和合適的方法。
視頻
鋼人鐵馬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新中國電影70年發展:經典不逝,新生力量不斷,搜狐,2019-09-28
- ↑ 中國武俠 歷程,搜狐,2016-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