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鋼筋混凝土結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鋼筋混凝土結構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用配有鋼筋增強的混凝土製成的結構。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殼結構、大模板現澆結構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物。用鋼筋和混凝土製成的一種結構。鋼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壓力。具有堅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鋼結構節省鋼材和成本低等優點。

簡介

混凝土是由膠凝材料水泥、砂子、石子和水,及摻和材料、外加劑等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凝固後堅硬如石,受壓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斷裂。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充分發揮混凝土的受壓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區域內或相應部位加入一定數量的鋼筋,使兩種材料粘結成一個整體,共同承受外力。這種配有鋼筋的混凝土,稱為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粘結錨固能力可以由四種途徑得到:①鋼筋與混凝土接觸面上化學吸附作用力,也稱膠結力。②混凝土收縮,將鋼筋緊緊握固而產生摩擦力。③鋼筋表面凹凸不平與混凝土之間產生的機械咬合作用,也稱咬合力。④鋼筋端部加彎鈎、彎折或在錨固區焊短鋼筋、焊角鋼來提供錨固能力。

評價

鋼筋混凝土結構應用在建築工程中。1849年,法國人J.L.朗姆波和1867年法國人J.莫尼埃先後在鐵絲網兩面塗抹水泥砂漿製作小船和花盆。1884年德國建築公司購買了莫尼埃的專利,進行了第一批鋼筋混凝土的科學實驗,研究了鋼筋混凝土的強度、耐火性能,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1886年德國工程師M.克嫩提出鋼筋混凝土板的計算方法。與此同時,英國人W.D.威爾金森提出了鋼筋混凝土樓板專利;美國人T.海厄特對混凝土梁進行試驗;法國人F.克瓦涅出版了一本應用鋼筋混凝土的專著。[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