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井法鑿井井筒支護結構研究與實踐
![]() |
《鑽井法鑿井井筒支護結構研究與實踐》,作者:魏青松 陳娟,出版社:機械工業。
機械工業出版社成立於1950年,是建國後國家設立的第一家科技出版社,前身為科學技術出版社,1952年更名為機械工業出版社[1]。機械工業出版社(以下簡稱機工社)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作為主辦單位,目前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2]。
內容簡介
《鑽井法鑿井井筒支護結構研究與實踐》主要回顧了在我國鑽井法鑿井技術發展過程中,井筒支護從參考沿用國內外其他施工方法的理論與技術,到創新開發具有自己特色的井壁結構和施工工藝,進而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深厚沖積層井筒支護理論、井壁結構形式、計算方法和施工工藝的全過程。全書內容包括鑽井法鑿井技術的發展概況、鑽井法鑿井支護工藝與井壁受力、不斷發展的鑽井井壁結構設計方法、鑽井井壁受力實測研究、井壁結構模型試驗、井筒豎向附加力與防禦措施研究、壁後充填與井壁豎向附加力取值研究、內鋼板一鋼筋混凝土複合井壁、井壁底結構與削球厚殼、鑽井法鑿井高強防裂混凝土應用研究、深井井壁懸浮下沉安裝豎向穩定性控制研究、不均勻受力條件下內鋼板一鋼筋混凝土複合井壁的抗彎特性研究等。
目錄
1鑽井法鑿井技術的發展概況
1.1我國鑽井法鑿井技術的研究與發展
1.2鑿井史上的突破
1.3立足深井,穩步發展
1.4協作攻關,繼續前進
2鑽井法鑿井支護工藝與井壁受力
2.1鑽井法鑿井支護工藝研究
2.1.1井口現澆混凝土滑模法
2.1.2分節吊裝安裝法
2.1.3懸浮下沉安裝法
2.2懸浮下沉安裝法的基本工序
2.2.1井孔檢測
2.2.2井壁底體系的安裝
2.2.3井壁節吊裝與找正
2.2.4節間墊鐵找正、焊接和注漿
2.2.5井壁懸浮下沉
2.2.6壁後充填固井
2.3鑽井井壁受力特點
3不斷發展的鑽井井壁結構設計方法
3.1學習、使用容許應力法進行結構設計階段
3.2研究納入國家設計規範階段
3.2.1研究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1974年版)
3.2.2考慮不均勻地壓驗算
3.3開發適用於深井支護條件的特種結構階段
3.4研究井壁複雜受力及採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2002年版)設計階段
4鑽井井壁受力實測研究
4.1測試元件準備與布設
4.2巡迴檢測裝置
4.3現場工程實測
4.3.1井壁懸浮下沉過程測試
4.3.2壁後充填測試
4.3.3排出井內配重水測試
4.4大屯龍東礦風井地壓測試異常情況簡介
4.5關於永久地壓測試的綜合小結
4.5.1測得鑽井法鑿井井壁實際地壓係數
4.5.2豎向應力不規律性
4.5.3與馬頭門施工的關係
5井壁結構模型試驗
5.1井壁模型試驗裝置設計的基本構思
5.2並壁試驗裝置的組成
5.2.1模型井壁試驗反力台座
5.2.2加載油缸和傳壓裝置
5.2.3加載控制系統
5.2.4測試和數據採集處理系統
5.3井壁模型試驗
5.4試驗結果分析
5.4.1各試件危險截面的外力一應□曲線
5.4.2破壞強度與理論計算值比較
6井筒豎向附加力與防禦措施研究
6.1鑽井法鑿井井壁因地層豎向附加力破壞情況
6.2井壁□部破壞原因分析
6.3井筒豎向附加力破壞設防研究
6.4約束混凝土井壁研究
7壁後充填層與井壁豎向附加力取值研究
7.1壁後充填材料與井壁的靜摩擦係數試驗
7.1.1試驗原理和設備
7.1.2試驗內容
7.2表土段泥漿中拋石充填層與井壁摩阻力的模型試驗——有側向壓力
7.2.1側向壓力
7.2.2豎向推力
7.2.3荷載監測與數據處理
7.2.4試驗用模型井壁
7.2.5模型試驗
7.3泥漿中充填水泥漿與井壁黏滯力的試驗——無側向壓力
7.4應用於工程的分析與效果
7.4.1碎石充填層與井壁摩阻力的分布規律
7.4.2水泥漿充填與井壁摩阻力的分布規律
7.4.3沖積層井壁豎向附加力綜合取值的建議
8內鋼板-鋼筋混凝土複合井壁
9井壁底結構與削球厚殼
10鑽井法鑿井高強防裂混凝土應用研究
11深井井壁懸浮下沉安裝豎向穩定性控制研究
12不均勻受力條件下內鋼板一鋼筋混凝土複合井壁的抗彎特性研究
13結語
附錄龍固礦鑽井法施工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 移至 ↑ 中國十大出版社-出版社品牌排行榜,買購網
- 移至 ↑ 企業簡介,機械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