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鐵電材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鐵電材料

鐵電材料是指具有鐵電效應的一類材料,它是熱釋電材料的一個分支。鐵電材料及其應用研究已成為凝聚態物理、固體電子學領域最熱門的研究課題之一。晶體,其原因在於他們具有相當優異的性能。許多電光晶體、壓電材料就是鐵電晶體。鐵電晶體無論在技術上或理論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簡介

壓電材料:物質受機械應力作用時能產生電壓,或受電壓作用時能產生機械應力的性質。例如:竊聽器、Fabry-Perot干涉儀的推進器(陶瓷)等。電光晶體:折射率在外電場作用下發生改變的材料。例如:Q開關等。鐵電材料,是熱釋電材料中的一類。其特點是不僅具有自發極化,而且在一定溫度範圍內,自發極化偶極矩能隨外施電場的方向而改變。它的極化強度P與外施電場強度E的關係曲線如圖2所示,與鐵磁材料的磁通密度與磁場強度的關係曲線(B-H曲線)極為相似。極化強度P滯後於電場強度E,稱為電滯曲線。電滯曲線是鐵電材料的特徵。即當鐵電晶體二端加上電場E後,極化強度P 隨E 增加沿OAB曲線上升,至B點後P 隨E的變化呈線性(BC線段)。E下降,P不沿原曲線下降,而是沿CBD曲線下降。當E為零時,極化強度P不等於零而為Pr,稱為剩餘極化強度。只有加上反電場EH時P方等於零,EH稱為鐵電材料的矯頑電場強度。CBDFGHIC構成整個電滯曲線。鐵電晶體是由許多小區域(電疇)所組成,每個電疇內的極化方向一致,而相鄰電疇的極化方向則不同。從宏觀來看,整個晶體是非極化的,呈中性。在外電場作用下,極化沿電場方向的電疇擴大。當所有電疇都沿外電場方向,整個晶體成為單疇晶體,即到達圖上飽和點B,當外電場繼續增加,此時晶體只有電子和離子極化,與普通電介質一樣,P與E成直線關係(BC段),延長BC直線交P軸於T,相應的極化強度Ps即為該晶體的自發極化強度。在某一溫度以上,鐵電材料的自發極化即消失,此溫度稱為居里點。它是由低溫的鐵電相改變為高溫的非鐵電相的溫度。典型鐵電材料有:鈦酸鋇(BaTiO3)、磷酸二氫鉀(KH2PO4)等。過去對鐵電材料的應用主要是利用它們的壓電性、熱釋電性、電光性能以及高介電常數。由於新鐵電材料薄膜工藝的發展,鐵電材料在信息存儲、圖像顯示和全息照相中的編頁器、鐵電光閥陣列作全息照相的存儲等已開始應用。

評價

早在遠古時期, 人們就知道某些物質具有與溫度有關的自發電偶極距, 因為它們被加熱時具有吸引其它輕小物體的能力。1824 年Brewster觀察到許多礦石具有熱釋電性。1880 年約·居里和皮·居里發現當對樣品施加應力時出現電極化的現象。但是,早期發現的熱釋電體沒有一個是鐵電體。在未經處理的鐵電單晶中,電疇的極化方向是雜亂的,晶體的淨極化為零,熱釋電響應和壓電響應也十分微小,這就是鐵電體很晚才被發現的主要原因。最早的鐵電效應是在1920年由法國人Valasek在羅謝爾鹽中發現的, 這一發現揭開了研究鐵電材料的序幕。在1935年Busch發現了磷酸二氫鉀KH2PO4———簡稱KDP,其相對介電常數高達30,遠遠高於當時的其它材料。1940年之後, BaTiO3為代表的具有鈣鈦礦結構的鐵電材料陸續被發現,這是鐵電歷史上里程碑式的時期。直至20世紀80年代,隨着鐵電唯象理論和軟膜理論的逐漸完善,鐵電晶體物理內涵的研究趨於穩定。20 世紀80年代中期,薄膜製備技術的突破為製備高質量的鐵電薄膜掃清了障礙,並且近年來隨着對器件微型化、功能集成化、可靠性等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鐵電塊體由於尺寸限制已經不能滿足微電子器件的要求。鐵電器件在向薄膜尺寸量級過渡的同時又與半導體工藝結合,研究者們迎來了集成鐵電體的時代。[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