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鐵蛋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鐵蛋白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展台上一顆無可取代、熠熠閃光的明珠[1]。漢字之美,美在莊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厚重歷史與燦爛文化[2]。她的美,是無與倫比的。

名詞解釋

鐵蛋白是一種廣泛存在的儲鐵蛋白,具有納米尺寸的水合氧化鐵內核和籠形結構的蛋白質外殼。鐵蛋白是含20%鐵的蛋白質。通常,存在於幾乎所有身體組織尤其是肝細胞和網狀內皮細胞內,作為鐵儲備。微量的血清鐵蛋白反映了正常的鐵儲備。檢測血清鐵蛋白是缺鐵性貧血診斷的重要依據。

結構

鐵蛋白的分子結構是由一層蛋白殼圍繞着鐵和磷酸鹽分子組成的鐵核,外徑12~13nm,分子量500kDa。從不同來源(如人、馬、牛蛙和細菌等)的鐵蛋白結構特徵來看,所有的鐵蛋白雖然在一級結構上變化很大(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有時才達到14%),但本質上都有相同的體系結構。蛋白殼均為由24個亞基以高度對稱性方式組成的內空心結構,空心直徑約為8nm,其中的氫氧化鐵核中可積累多達4000個鐵原子且不影響蛋白表面和與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蛋白亞基中包括亞鐵氧化的接觸反應位點和與溶劑進行交換的親水小孔。

特性

鐵蛋白具有耐稀酸(pH值2.0)、耐稀鹼(pH值12.0)、耐較高溫度(70~75℃水溫下不變性)等特殊性質。在很多研究中,就是利用鐵蛋白的這些特性,從動物組織中提純出該蛋白。

分布

蛋白質殼具有親水性,故鐵蛋白可溶於水並可溶於胞漿或血漿中,在細胞內、外液中均較穩定。鐵蛋白主要是存在於細胞質中,但是在脊椎動物的線粒體和細胞核也有發現,並且在昆蟲中是一種分泌蛋白。鐵蛋白是體內鐵的主要儲存形式,其在脾臟、肝臟、骨髓中含量最高,在其它組織血清、血細胞等中也有發現。

存在方式

動植物體內廣泛存在的一類貯存鐵的蛋白。在哺乳類動物的肝和脾中含量最多。其外徑約12~14nm,空囊腔徑長約6nm,外殼(即脫鐵鐵蛋白)由24個亞基組成,每個亞基約含163個氨基酸殘基,每個分子最多可結合4500個鐵原子。分子量約為450kd。結合鐵的鐵蛋白是「溶」於水的,血漿鐵蛋白的濃度與體內儲存的鐵成正比。

近幾年來發現肝癌還含有一種酸性的異鐵蛋白,稱為癌胚異鐵蛋白,可能有助於早期診斷。肝癌患者治療有效者血清鐵蛋白下降,而惡化和再發者升高,持續增高則予後不良,故血清鐵蛋白測定可作為療效監測手段之一,特別是對AFP陰性的患者尤有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