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銅仁市人民政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銅仁市人民政府銅仁市行政管理機關[1]

銅仁市位於貴州高原東部,武陵山區腹地,東鄰湖南,北接重慶,是連接中原地區與西南邊陲的紐帶,享有「黔東門戶」之美譽。這裡地處武陵山脈主峰梵淨山東南邊緣,集山巒、溶洞、溫泉、石林等風光於一體,峰巒疊翠,山水相連,風景名勝多達40多處。除了著名的梵淨山,還有世所罕見的九龍洞,絕壁疊嶂的烏江山峽,碧波蕩漾的錦江等。

銅仁概況

這裡地處武陵山脈主峰梵淨山東南邊緣,集山巒、溶洞溫泉、石林等風光於一體,峰巒疊翠,山水相連,風景名勝多達40多處。除了著名的梵淨山,還有世所罕見的九龍洞,絕壁疊嶂的烏江山峽,碧波蕩漾的錦江等。

銅仁歷史悠久,春秋屬荊楚,秦屬黔中道。元代設置「銅人大小江蠻夷軍民長官司」。隸屬思南宣慰司。明永樂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於今境地設銅仁、思南、石阡、烏羅4府,均隸屬於由此而設置的貴州布政使司。明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廢烏羅府,其大部併入銅仁府。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撤銅仁縣(治所今江口縣)併入銅仁府(治所今銅仁市);民國2年(1913年)改銅仁府為銅仁縣(治所今銅仁市);同時,改思南府為思南縣,改石阡府為石阡縣,改松桃直隸廳為松桃縣。民國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設6個行政督察區,銅仁屬第六督察區專員公署,沿襲至今。2008年,全區八縣一市一特區,總面積18023平方公里,總人口398萬,有漢、土家、苗、侗、仡佬等29個民族。2011年10月22日,國務院下發國函〔2011〕131號文件,批覆同意撤銷銅仁地區設立地級銅仁市[2]。銅仁市設立碧江區,以原縣級銅仁市(不含茶店鎮、魚塘鄉、大坪鄉)的行政區域為碧江區的行政區域;設立萬山區,以原萬山特區和原縣級銅仁市的茶店鎮、魚塘鄉、大坪鄉的行政區域為萬山區的行政區域。銅仁市轄江口縣、石阡縣、思南縣、德江縣、玉屏侗族自治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松桃苗族自治縣和新設立的碧江區、萬山區。

視頻

銅仁市人民政府 相關視頻

銅仁市人民政府全體(擴大)會議強調
銅仁市人民政府全體(擴大)會議強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