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銀川市靈武水洞溝旅遊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銀川市靈武水洞溝
來自百度的圖片
銀川市靈武水洞溝

中文名稱 :銀川市靈武水洞溝

所屬地區 :寧夏

自然景點 :紅山湖、蘆花谷、鴛鴦湖

歷史遺址 :明長城、藏兵洞、紅山堡、大峽谷

銀川市靈武水洞溝,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被國家列為全國文物保護的100處大遺址之一、「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 榮獲「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銀獎。水洞溝遺址記錄了遠古人類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蘊藏着豐富而珍貴的史前資料。它向人們展示了距今四萬年前古人類的生存畫卷,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黃河地區經過正式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1923年,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桑志華在這裡發現了史前文化遺址,通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動物化石,水洞溝因此而成為我國最早發現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如今,80多年來,經過六次考古發掘,在水洞溝出土了三萬多件石器和67件古動物化石。水洞溝地區又是我國北方明代古長城、「橫城大邊」、烽燧墩台、城障堡寨、藏兵洞窟等構成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軍事防禦建築大觀園。水洞溝地處鄂爾多斯台地南緣,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經歷了千萬年的風沙雕蝕,這裡還集中了魔鬼城、臥駝嶺、摩天崖、斷雲谷、檉柳溝等二十多處土林奇絕景觀。[1]

簡介

寧夏水洞溝旅遊區位於寧夏靈武市臨河鎮,西距銀川市19公里,南距靈武市30公里,距河東機場11公里,地處銀川河東旅遊帶的核心部位,北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相接,是連接寧蒙旅遊的紐帶,占地面積7.8平方公里。水洞溝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被國家列為全國文物保護的100處大遺址之一、"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榮獲"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銀獎。水洞溝遺址記錄了遠古人類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蘊藏着豐富而珍貴的史前資料。它向人們展示了距今三萬年前古人類的生存畫卷,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黃河地區唯一經過正式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80多年來,經過六次考古發掘,在水洞溝出土了三萬多件石器和67件古動物化石。其中構成水洞溝文化基礎的一些石製品、工具及石器製作修理技術,可以和歐洲、西亞、北非的莫斯特、奧瑞納時期人類棲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婁哇石核,與歐洲相當古老的奧瑞納文化的形狀接近。對這種地區相隔遙遠,文化雷同的現象,外國著名考古專家認為是人類"大距離遷徙的同化影響"。水洞溝遺址所代表的文化,在闡述區域性石器技術傳統的成因、遠古文化的發掘和變異,以及晚更新人類在東北亞的遷移,擴散和交流具有重要地位,對三萬多年前東西文化的比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水洞溝地區又是我國北方明代古長城、烽燧、城堡、溝塹、墩台等軍事防禦建築大觀園。保護區內,蜿蜒東去的長城、高台聳立的墩堠、古樸神秘的城堡、曲折幽深的溝塹令人目不暇接,令人遙想當年"甲士擁矛馳戰壘,將軍拔劍逐胡兵"的壯烈場面。水洞溝地處鄂爾多斯台地南緣,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使這裡充滿了雄渾、奇特的荒穀神韻,經歷了千萬年的風沙雕蝕,這裡集中了魔鬼城、臥駝嶺、摩天崖、斷雲谷、檉柳溝等二十多處土林奇絕景觀,使人望而生奇,大有地老天荒、曠古玄遠之嘆。這兩年多的開發建設使水洞溝旅遊區已經成為一個集旅遊觀光、科學考察、休閒娛樂、軍事探密為一體的旅遊區。隨着水洞溝遺址博物館、寧夏長城博物館2009年開館,水洞溝景區又將增添新的亮點。水洞溝旅遊區將成為寧夏最具文化底蘊、最具潛力、最具吸引力的高品質的旅遊景區。

天然風景

水洞溝旅遊區有三公里長的蘆花谷,蘆花谷內蘆葦搖曳生姿,走在其間的小路上,陶醉在那葦盪叢中,此刻心情一片寧靜。湖泊面積近30萬平方米,其中鴛鴦湖上修有原生態木橋4座,涼亭兩處,湖面上,蘆葦叢中百鳥翔集。碧綠的湖水、清脆的鳥鳴、唯美的畫面,是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紅山湖內綠波蕩漾,遊船往來,水岸長城,難得一見,在遊船上觀賞雄偉的古長城,別有一番情趣。當你還沒有從土林景觀的童話世界中走出的時候,下船登上碼頭,又掉入了一個世外桃源內,那就是景區內的沙棗灣。沙棗灣里沙棗樹叢生,六七月份沙棗花開的時候,那一陣陣的清香又讓你流連忘返。

軍事建築

水洞溝遺址旅遊區內明代軍事立體防禦體系區是由明長城、藏兵洞、邊溝、大峽谷、紅山堡、瓮城等共同構成的。

旅遊區

旅遊區的明長城為土夯長城,是寧夏境內相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長城遺址。明長城西至入黃河巨龍的長城小龍頭稱為兩龍交匯處,東至鹽池境內。站在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的毛烏素沙漠,南邊的水洞溝景區地貌盡收眼底。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於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一舉奪回河套地區以及今甘肅以南大片土地,沿河"築四十四縣城",於今長城北築渾壞障,是否於此築長城,歷來有爭論。但2005年3月25日,《銀川晚報》所載周興華先生《大麥地史前"岩畫維納斯"的由來與黑山峽長城的始築年代》一文中,引陳正祥教授在《中國文化地理》中說:"秦代長城的最西一段,大致是從今天靈武,金積、中衛、靖邊(系靖遠之誤)經過蘭州迄臨洮。"又引黃麟書先生《邊塞研究》中說:"秦長城位置所在……以今地言之,起自甘肅省岷縣城(臨洮)西20里……入寧夏省,經中寧(舊時中寧、中衛系一縣)縣城之北,金積、靈武、陶樂三縣城之西……"文章最後又引《漢書.匈奴傳》載:"楊雄:以秦始皇之疆,蒙恬之威,帶甲四十餘萬,然不敢窺西河,乃築長城以界之。"如果是這樣,秦於靈武築長城,與今之長城遺址有無關係,或有着怎樣的關係,我們不得而知,尚待研究。

史書記載

據史書載: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五月,突厥進犯并州,六月北周發山東諸民於今靈武北修長城。這次所修長城,究竟是否就是秦長城?與今所存長城遺址有無關係?迄今為止,仍是未解之謎。但據《隋書》載:"開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命崔仲方徵發民俠於朔方(隋代的朔方為今陝西橫山縣)、靈州(今靈武)築長城、東至黃河,西距綏州(今陝西綏德),南至勃出嶺(今陝西綏德東南),綿亘七百里。"其中"東至黃河"是指起自於今橫城向東。第二年(公無586年),隋文帝又令崔仲方發丁十五萬,沿長城朔方以東之險要處構築城堡數十處。據專家們從今存長城取樣分析,其上部和內部築城方法不同,上部為明代所築長城,內里即隋長城遺址。這就是說明長城是沿着隋長城的遺址復築的,只是到了今鹽池縣境內,才有一段長城離開了隋長城遺址新築。所以《鹽池縣誌》載:"今縣城北頭道邊外側,時隱時現有一道長城,從上紅溝梁起向東至陝西省定邊縣鹽場堡較為清楚,即隋代長城。這段長城約20公里,為黃土夯築,基寬9米,殘高1米3米不等,傾圮十分嚴重。"這段長城遺址,為今靈武境內長城原是隋築長城,提供了實物依據。到了明代,為了防止韃靼和瓦剌貴族的南侵,在200多年間,幾乎沒有停止過修築長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派大將軍徐達修築居庸關等處長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又修築山海關等處長城。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12700餘里,在寧夏境內分布為北長城,西長城,東長城。

歷年修繕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東長城,起自黃河東岸的橫城,經寧夏靈武、鹽池兩市縣,入陝西定邊縣。這段長城先後修過三次。成化十年(1474年),總制尚書餘子俊,王越修築的"河東牆"(因在黃河以東,故稱河東牆),自黃沙嘴(今橫城北)至花馬池(今鹽池縣),長387里,同時,還沿長城外側挖了44000個"品"字形的深坑,為使敵騎到達時,不宜靠近長城牆體,以加強防守。時稱"頭道邊",俗稱"邊牆"。正德元年(1506年),三邊總制楊一清又於靈州秦修"邊牆",得明武宗允准,因不依附宦官劉瑾等而得罪,被罷免總制三鎮(即三邊,延綏、寧夏、甘肅)軍務,"所築塞垣(即邊牆)僅四十里而已。"嘉靖十年(1531年),總制尚書王瓊因"河東牆"距沿長城所築城堡5至10公里不等,不便於防守,"同賊至不即知",上奏朝廷,又將長城南移至堡城處修築,以為守御之便,時稱"頭道邊",又稱"明大邊"。原築於頭道邊之北5至10公里處的"河東牆",稱之為"二道邊"。明稱"頭道邊"的明長城,自橫城至花馬池,全長360里,稱之為"深溝高壘",其中自清水營以西至橫牆或河邊之70里的這段長城,是加固了原有的"河東牆",自清水營以東南移10里重新修築長城牆休,並在牆體的外側挖成寬深各3丈的塹壕,使長城易守難攻。修築長城時,有意將"草茂之地築於其內,使虜絕牧(不能到長城以外放牧),沙磧(沙漠)之地築於其外,使虜不廬(不能設賬篷或蓋房居住)"。而於長城內側又修築了一條寧(即寧夏城今銀川市)鹽(今鹽池縣)大道。其最初是出於繁重的戍軍後勤供應運輸的需要,但自萬曆二年(1574年),清水營"馬市"設立以後,"商販滿關隘,茶船遍江河。""寧鹽大道"客觀上成為了有武裝保護的茶鹽客商來往的"黃金商道",在明與周邊各民族的交往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後來,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春,玄燁(康熙皇帝)第三次御駕親征新疆噶爾丹的分裂叛亂,就是由花馬池沿這條"寧鹽大道"西渡黃河,到達寧夏府城今銀川的。明代於這一帶築長城時,就地取材,多用黃土10至14厘米夯層,其夯築時之可以沿清水河而築,更為取水方便,其靠近黃河處,即就近取用河水,黃河水本為紫銅色,長城及其它設施築成後,呈現紫色,故又有"紫塞"之稱。"紫塞"蜿蜒於崗巒層疊和山澗溝壑之中,似巨龍起伏,蔚為壯觀。明代長城上每隔100米-200米,就有一個凸出牆外的台體,這是古代軍事建築上的一大特點。它們用於敵人兵臨城下發動攻城時,守城將士,一方面可以從台上突出的垛口,居高臨下進行側翼射擊,控制架梯攻城;另一方面又可指揮城頭上的守軍迎擊攻城之敵。這是一種"兩台相應,左右相救"兵法,在軍事工程上的運用。這種台體突出牆體部分一般在5米左右,基寬約10米,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牆台,它的頂部和牆體頂部同高,稱之為牆台,或叫"跨牆墩台"。牆台在平時,可供士卒巡邏放哨,台頂上設有能夠遮風擋雨的簡單房屋。"每墩蓋鋪房一座,以為守軍棲止",所以稱之為"墩鋪"。另一種是敵台,其不僅凸出長城牆體之外,而且頂部要高出長城牆體頂部約4米。敵台頂部也建有房屋,平時也可供人居住,又可供儲存糧草、兵器之用,類似於近代的碉堡。[2]

相關視頻

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寧夏銀川水洞溝旅遊景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