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骨下靜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鎖骨下靜脈 |
是位於頸根部的短靜脈干,自第1肋骨外緣由腋靜脈延續而成,向內行於胸鎖關節後方與頸內靜脈匯合成頭臂靜脈。鎖骨下靜脈與附近筋膜結合緊密,位置較固定,管腔較大,可作為靜脈穿刺或長期導管輸液部位。
基本信息
- 中文名:鎖骨下靜脈
- 外文名:subclavian vein
- 類型:身體部位
- 位置:頸根部的短靜脈干
- 作用:靜脈穿刺或長期導管輸液
目錄
1 鎖骨下靜脈的解剖結構:
2 鎖骨下靜脈的穿刺導管置入術
鎖骨下靜脈的解剖結構
為腋靜脈向上的延續,起於第1肋的外側緣,至胸鎖關節後方與頸內靜脈匯合形成頭臂靜脈。成人鎖骨下靜脈長約3~4cm,直徑1~2cm。鎖骨下靜脈的前面有鎖骨和鎖骨下肌;其後上方與鎖骨下動脈相鄰,但二者之間隔以前斜角肌;膈神經自其後方通過;下方與第1肋骨上面的淺溝接觸。
鎖骨下靜脈始末兩端都有瓣膜。靜脈在經過中與周圍結構密切相連,其管壁與頸部筋膜、第1肋骨膜、前斜角肌腱以及鎖骨下肌的筋膜鞘等相連着,因而位置固定。當吸氣和臂上舉時,可使鎖骨下靜脈管腔加大。手術中若傷及此靜脈,可發生空氣栓塞。鎖骨下靜脈與頸內靜脈交角處,左側接受胸導管,右側有右淋巴導管注入。
鎖骨下靜脈與同名動脈不同,鎖骨下動脈發出很多分支,而鎖骨下靜脈通常僅有頸外靜脈匯入,偶爾接納肩胛上靜脈和頸橫靜脈。由於鎖骨下靜脈管徑大,變異小,位置恆定,鄰近無重要結構,可反覆多次進行穿刺、置管等。故臨床上常選其為深靜脈穿刺、置管的途徑。經鎖骨上部或鎖骨下部插入鎖骨下靜脈導管的各種方法和技術,都已被應用,但一般認為由鎖骨下部進行為好。
鎖骨下靜脈的穿刺導管置入術
由腋靜脈終末部容易完成。腋靜脈-鎖骨下靜脈的連接處位於鎖骨內側1/3的後方,此連接處和鎖骨下靜脈借前斜角肌(成人厚10~15mm,兒童5~8mm)與鎖骨下動脈和臂叢分離,故靠近腋靜脈鎖骨下靜脈連接處進行靜脈穿刺比在腋窩外側部穿刺較為安全。由於鎖骨下靜脈較粗,血流量較大,若灌注高滲溶液,血栓形成的發生率比較遠的外周靜脈小;使用鎖骨下靜脈導管的病人可以走動。安置導管時右側較左側順利,故臨床上穿刺置管時,首先考慮在右側進行。[1]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