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色歲月里的女人(韓芍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銹色歲月里的女人》是中國當代作家韓芍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銹色歲月里的女人
文昌地處海南東海岸,早年,由於生活所迫,許多文昌男人以出洋謀生、榮歸故里為理想,守家務農、照顧老小的重任就落在文昌女人的身上,它練就了文昌女人的勤勞、賢惠與隱忍,文昌女人因此聞名。在海南,文昌女人,幾乎是傳統完美女性的代名詞,尤其對男性而言。尤其是在以往的歲月里。
在我有關文昌女人的記憶中,有兩位文昌女人,讓我記憶深刻。一位是竹家伯母,是我母親娘家的親戚。竹家伯父和竹家伯母一共育有6個子女,因家人多在新加坡,竹家伯父在家守祖屋,不時有南洋匯款、寄物,生活還算過得去,竹家伯父從不幹活,每天一早,就到墟上喝茶、聊天,差不多到晌午了,才提着一些魚肉之類,晃悠悠地往家走,家裡的農活、家務活,全是竹家伯母和孩子們干。竹家伯母每天除了晚上睡覺外,從天蒙蒙亮起床起就忙到夜晚,竹家伯父逛墟,她就去地里幹活,竹家伯父回到家,她就在廚房裡煮飯菜,煮好後,竹家伯父先吃,他吃飽了,她才吃,從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從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對。每次我們回去,在竹家伯父亮着他那大嗓門跟我們高談闊論的時候,都只是見竹家伯母忙前忙後的身影,等到我們吃飯時,她卻不見了,等我們吃完後,她才冒出來,把盤盤碗碗都搬到廚房裡,蹲在灶旁吃。她就這樣,年年月月,從年輕忙到年老,從兒女出生忙到孫兒出世,無怨無悔,聲音總是輕輕細細的,臉上永遠是平和的淺笑,不難看出,她的情態里還藏着些許的滿足。這就是賢妻良母的文昌女人,她以把自己淹沒在丈夫與家庭中為幸福。
另一位是我父親的大嫂。她就住在我們老家的上屋。她住進這屋的時候,才十幾歲,結婚沒多久,丈夫就去了泰國,後來,由於種種原因,丈夫在泰國結婚生子,再也沒回來過,只是逢年過節,象徵性地寄些錢回來打理家用。我第一次回老家,就是同她一起睡在她那張老式黑鹽木的大床上,這時的她,已步入老年。她身材矮小,背有點駝,皮膚直接包着的是骨頭,整個就是一副骨架子,黑干黑乾的,卻很硬朗,聲音宏亮,一看就知是常在田間地頭勞作的人。她活得樂觀、坦然,跟我談起丈夫及他在泰國的家人時,語調平和,看不出一絲怨恨的痕跡。當我最後一次踏入她的房間時,房間裡所有的家具都布滿灰塵,包括那張床。她就是在這樣的一張床上獨自度過一夜又一夜,花開花落,年復一年,一生一世。那時的她已是七十多歲了,她是那麼弱小、無助,稀疏的白髮,刻下的是歲月的滄桑與無情,她用自己的生命,在這間房裡,伴着這張古老的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的床,守望一世。這又是另一個文昌女人的命運。
現在,這兩位做為我的長輩且與我有關聯的文昌女人,抖落歲月的塵埃,攜着一種古樸的銹色,橐橐着向我走來。無疑,女人的溫柔、賢慧與勤勞,是美德,女人意志的堅韌、女人心胸的寬闊,更是令人欽佩。但是,由於女人的美德助長了男人的惰性,這便是可惡;由於女人的寬容慫恿了男人的不負責任,這便是罪過。 [1]
作者簡介
韓芍夷,主要從事小說創作,《驛動的年輪》獲海南省政府1997——1998年度優秀精神產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