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鋸鯊,即鋸鯊目的鯊魚,屬於板鰓類,其下只有一科。鋸鯊的吻突出成一長板,兩側有尖銳的齒,用以攻擊獵物,類似鋸,板中央有兩條肉質觸鬚,以探測獵物。一般生活在海底40米處,以底棲生物和魚為食物,分布在從南非到日本的廣大海域,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類國際貿易公約》,鋸鯊被列入一級保護目錄,嚴格禁止交易。
中文學名: 鋸鯊(Saw Shark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魚綱 Chondrichthyes
亞 綱: 軟骨魚亞綱 Elasmobranchii
目: 鋸鯊目 Pristiophoriformes
科: 鋸鯊科 Pristiophoridae
分布區域: 分布在從南非到日本的廣大海域
保護級別: 列入一級保護名錄。
目錄
生活習性
以底棲生物和魚為食物,細長的嘴可伸進泥土中尋找食物。鋸鯊和鋸鮫的生活方式倒是很相似:當海洋生物靠近時,布滿牙齒的嘴部會吸入已被「鋸子」撕成碎片的殘骸。
保護級別
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類國際貿易公約》,鋸鯊被列入一級保護目錄,嚴格禁止交易。
種屬
鋸鯊目(Pristiophoriformes)
軟骨魚綱板鰓亞綱的1目,本目只有鋸鯊科1科2屬7種,中國只有日本鋸鯊1種。
形態特徵:通常體長700毫米,體重1000克左右,最大個體體長可達1米多。體延長,前部稍寬扁,後部稍側扁。頭的背面寬扁,腹面平坦,尾細長。吻平扁,很延長,突出呈劍狀,邊緣具鋸齒;在吻的腹面具一對皮須[1] ;眼大上側位,具一低平瞬褶,不能上閉。口寬大,淺弧形,上唇褶消失,下唇褶稍發達。牙小,平扁,基部甚寬,齒頭細尖。噴水孔近三角形,位於眼後。鰓裂5個,中大,下部轉入腹面,最後一個恰位於胸鰭基底前部。背鰭2個,無硬棘。第一背鰭位於體腔後部上方,起點後於胸鰭里角上方;第二背鰭比第一背鰭稍小而同形。尾鰭狹長。腹鰭比第二背鰭小。胸鰭寬大。尾基上下方無凹窪,尾柄下側具一皮褶。體灰褐色,腹面白色,各鰭後緣淺色;吻上具暗色縱紋2條。
六鰓鋸鯊屬
六鰓鋸鯊Pliotrema warreni(170 cm)
鋸鯊屬
其實鋸鯊並不少見,現有的兩個屬種涵蓋了7個種類,如:六腮鋸鯊、長鼻鋸鯊、熱帶鋸鯊、日本鋸鯊、短鼻鋸鯊、東澳大利亞鋸鯊、巴哈馬鋸鯊、菲律賓鋸鯊及侏儒鋸鯊。
長吻鋸鯊Pristiophorus cirratus(137 cm)
日本鋸鯊Pristiophorus japonicus(136 cm)
短吻鋸鯊Pristiophorus nudipinnis(122 cm)
巴哈馬鋸鯊Pristiophorus schroederi(80 cm)
熱帶鋸鯊Pristiophorus delicatus(84.5 cm)
非洲侏儒鋸鯊Pristiophorus nancyae (62 cm)
外形特徵
鋸鯊長相似鋸鰩,眼睛至嘴尖細長,邊緣排列着像鋸齒一樣的大小突起。像其它鯊魚一樣,鋸鯊在頸部的兩側都有腮,而鋸鰩的腮位於身體的下部。另外鋸鯊的鋸吻上有一對肉質觸鬚,鋸鰩則沒有。外形極具攻擊性,但其實性格溫和。
分布範圍
分布在從南非到日本的廣大海域。1960年在加勒比海640至915米深的海底發現了巴哈馬鋸鯊,是一個新的品種。
生活環境
一般侵棲息生活在40米深處的溫暖海底。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