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鑲紅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鑲紅旗(滿語:ᡴᡠᠪᡠᡥᡝᡶᡠᠯᡤᡳᠶᠠᠨᡤᡡᠰᠠ,穆麟德:kubuhe fulgiyan gūsa,太清:kubuhe fulgiyan gvsa),又作「廂紅旗」,清代八旗之一,以鑲白邊的紅色旗幟而得名。與正紅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並列為「下五旗」。

簡介

鑲紅旗分為滿洲、蒙古、漢軍三部分,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1]。清朝末期,鑲紅旗下轄86個整佐領,兵丁兩萬六千人,家眷總人口約13萬。

鑲紅旗(滿蒙漢三旗)都統衙門

石駙馬大街137號

從石駙馬大街東口向里走不遠即是156中學那裡原是國立女子師範大學,再向前走就是克勤郡王府了,那裡原來是石駙馬二小,重新修葺一新,變成了第二實驗小學。原來的石駙馬二小沒有了,那再早的石駙馬一小在石駙馬大街的西口也早就沒有了。

石駙馬大街137 號早已成了一個大雜院 ,私搭亂建的小屋比比皆是,最近西城區撥款重修了三開間的大門,上面的大龍頭完好,沒有在文革中被砸,已是萬幸。

據八旗通志載雍正元年鑲紅旗三旗都統衙門同址,在石駙馬街南(初設)。雍正六年三旗都統衙門遷至石駙馬街北(官房一所,104間)。這就是鑲紅旗滿州都統署,滿蒙漢軍都統衙門。據有關資料記錄光緒至宣統年間,這裡為鑲紅旗滿洲都統衙門。 民國初年這裡是八旗王公,世爵清理京兆旗產代辦處,並清室內務府五司聯合清理地畝辦公事務所。解放後為石駙馬大街一小。

「石駙馬大街」即今西城區新文化街,1969年為紀念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魯迅先生而改為今名[2]。該街東西走向,原有門牌單號為1至213號,雙號為2至142號,今街道兩側多處地點已拆建為樓房,但因道路未向兩側擴展,故街道原貌大致尚存。依據《八旗王公世爵清理京兆旗產代辦處章程》中有關「本處設在石駙馬大街西口路北鑲紅旗滿洲都統署內」的記載,踏察主要集中在新文化街西口路北一帶。採訪中,新文化街西口路北135號老住戶王女士(75歲)確認:「今新文化街137號的老門牌就是石駙馬大街48號。解放前做過糧庫,解放後改為『新文化街一小』。」踏察結果,該院大門雖有所改建,但硬山式三間五架結構之舊貌尚基本保持,屋面為仰瓦灰梗過隴脊,與院內正房、廂房的屋頂結構有所不同,或為後來進行過改建。另外,大門的相關附屬設施如抱鼓石、拴馬樁等也已不存。院內現為大雜院,約住居民20餘家,院內空地雖多已為自建房占據,但由於北、東、西三面房屋還基本保持舊貌,故院落的形制尚無大的變化。北房五間(另帶耳房二間)、東西廂房各五間,原均有檐廊,今已擴建為房間。北房和東廂房屋面均為仰瓦灰梗清水脊,西廂房屋面已經過翻修,失去原貌。

鑲紅旗蒙古都統署在回回營4號。

鑲紅旗漢都統署在涭水河8號。

以上兩處都沒有了,其它的各旗都統署及衙門大概都沒有了。

鑲紅旗名人

視頻

乾隆親自送行,封傅恆為「征南大將軍」,並派鑲紅旗一萬大軍出征

獨步天下:努爾哈赤將鑲紅旗一分為二,交於代善的兩個嫡子掌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