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嘴半蹼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長嘴半蹼鷸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Limnodromus scolopaceus 目/科/屬 鴴形/鷸/半蹼鷸 遷徏狀態 冬候鳥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24-30cm/90-135g |
別名:長嘴鷸,雌雄同型。虹膜深褐色。嘴黃綠色、先端黑色、長直。腳欖黃色。
- 成鳥繁殖期
- 頭上有黑褐細縱紋。頭、頸、體下紅褐色。
- 體背灰褐色、有黑褐軸斑與紅褐斑紋及白色羽緣。
- 胸、脇至尾下覆羽有暗色及淡色鱗狀斑。尾騸黑橫紋比白橫紋寬。
- 成鳥非繁殖期
- 整體羽色轉淡,頭、頸、體下灰褐色。有白眉線,暗褐色過眼線。
- 體背暗灰褐色、有暗色軸斑與淡色羽緣。
- 腹面轉灰褐色。體側有暗色橫斑,尾下覆羽有暗色斑。
- 亞成鳥似非繁殖期,但頰至胸帶黃褐色。體背有褐或黑軸斑,鏽紅色羽緣。
- 飛行時,白翼帶不明顯,次級飛羽後緣白色,下背白色呈楔形。腳略超出尾羽端。
棲地&習性
北極苔原上的草叢或沼澤地沼澤,通常在淺湖的岸邊地帶。
成小群或單獨活動,常與其他鷸混棲,在淺水間活動,以嘴垂直探入泥中深取食物,有時亦會將頭沒入水中攫取食物。
雙翅目幼蟲,甲蟲,小腹足綱動物,甲殼類動物,種子甚至苔蘚或植物纖維為食。
繁殖
巢於五月下旬至八月設置。通常在池塘或其他潮濕區域附近築巢。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在飛行中發出短促單音或重覆尖銳的 「keek-」 或 「kik」聲。
外觀相似性
半蹼鷸體型較大,嘴黑色且先端較鈍,腳黑色,體背較斑駁,有顯著羽緣。飛行時,下背非白色。次級飛羽無白色後緣。
分佈
從R Yana E到NE的西伯利亞NE到Chukotskiy半島(據稱W到Taymyr半島),St Lawrence I和阿拉斯加E沿海W&N到Mackenzie R,以及可能到西北地區的Franklin灣。從南美洲到危地馬拉,再到南北美洲的冬天;也是S日本難得的冬季遊客。[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long-billed dowitcher,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