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城國家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城國家公園位於北京市延慶區內,整合了延慶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八達嶺-十三陵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和部分八達嶺長城世界文化遺產。 2017年11月,第七屆首都旅遊發展論壇上旅遊業界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試點建設長城國家公園。

地域位置

長城北京段跨越北京市6個區,全長629公里。牆體保護完好的約67公里,保護相對較差的295公里。八達嶺、居庸關、司馬台、慕田峪、水關、八達嶺殘長城等段落已經對外開放,其餘部分屬於自然狀態。

試點方案

2016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同意北京長城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試點實施方案。試點區選址於延慶區八達嶺長城區域,總面積59.91平方公里,試點主要是對現有的禁止開發區域體制機制進行整合,實行統一有效的管理和保護,基本解決各類國家禁止開發區域交叉重疊、多頭管理的碎片化問題,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有效模式。

建立文化遺產和自然生態系統保護相互促進的示範區。試點區內27.48公里的長城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長城所依託的八達嶺區域森林生態系統不斷恢復和重建,生物多樣性明顯加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顯著提升,形成長城與周邊環境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國家公園示範區。

2017年11月,「長城·旅遊」為主題的第七屆首都旅遊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旅遊業界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共同探討試點建設長城國家公園。[1]

開發創新

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指出,要利用好首都的歷史文化資源,推進北京長城國家公園試點,突出八達嶺、慕田峪、古北口等長城的文化旅遊品牌,打造以歷史文化體驗為特點的旅遊休閒品牌。北京要充分挖掘長城文化資源,推動629公里長城兩側2公里內核心區的保護利用與規劃,形成1258平方公里長城文化遺產保護區。長城北京段形態豐富,要把保護放在首位,不能搞大面積開發。

建立特大中心城市周邊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的示範區。統籌推進國有林場、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等多重保護地的體制改革,建立統一規範高效管理體制,藉助特大型中心城市在經濟、科技、文創、對外交往、交通方面的優勢,推動資源保護與城鄉發展的融合互動,進一步發揮試點區的生態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

建設長城國家公園的試驗田。通過建設長城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在區域管理、資源保護、社區發展和資金投入等方面實現改革創新,為創建長城國家公園提供可借鑑、可推廣、可複製的經驗。[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