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城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城鎮位於山東南菜園最南部,地處兩省三縣交匯處,是山東的南大門,蒼邳路郯夏路兩條省道縱橫其中。南部緊臨徐州火車站,東部緊靠京戶高速公路,西部與鐵道游擊隊的故鄉棗莊火車站相交,北部是臨沂飛機場。交通發達,位置優越,是魯南蘇北客商農副產品銷售集散地。全鎮共有88個行政村,9.3萬人,8萬畝耕地。土地肥沃,是平原農業大鎮。村與村實現互通柏油路。

長城鎮北關,明人稱明長城為邊牆,稱遼北長城為遼北邊牆。東北地區的明長城分為遼西邊牆和遼東邊牆兩部分,兩部分邊牆在開原威遠堡鎮鎮北關交匯,此為中國萬里長城的最北端。

人口9.3萬人。轄8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姚村,距縣城21千米。229、352省道公路過境。古蹟有長城南村南詩人何遜墓。[1]

歷史沿革

抗日戰爭前屬郯城縣4區,1940年屬臨沂縣抗日民主政府,1947年屬蒼山縣長城區,1958年建長城公社,1984年設鎮。1996年,面積74.8平方千米,人口4.5萬人。

畜牧業

畜牧業不斷壯大:長城東興養牛場已小有規模:瑞士西門塔爾、法國夏洛萊優質良種肉牛落戶。為女橋養貂場實現滾動發展,已形成規模帶動效益;范灘養雞廠規模再度擴大,雞存欄達10萬隻。全鎮養殖專業村10個,專業戶500多個,重點大戶12個;肉雞存欄量50萬隻,蛋雞存欄量20萬隻,肉牛好牛1000頭,其他珍奇動物5萬多隻。

農業發展

農業結構調整卓有成效。"兩辣"生產穩步發展:3萬大蒜、3萬畝辣椒。大蒜種植已唱響笨蒜、糙蒜、射陽蒜、地膜蒜四部曲,朝天椒叫響"一品紅"品牌,鮮辣椒、干辣椒、辣椒片、辣椒粉、辣椒麵、辣椒油、辣椒醬一系列綠色產品深受銷費者的青睞。創匯蔬菜不斷擁現:千畝"訂單"土豆、千畝冬暖大棚基地、夏秋優質蔬菜,反季節蔬菜實現了、"兩種三收"、"三種四收"。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小城鎮建設堅持"小城鎮、大戰略",依託蒼邳路和郯夏路兩條省道,制定了"中心起點、四方輻射、連動連片發展"的策略,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採取招商的形式,統一標準,統一模式,統一開發建設,全鎮先後投資5000萬元規劃建設開發兩條中心大街沿街商業樓,商貿街和農資街遙相呼映,形成田字格局發展趨勢。同時投資160萬元,完成了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鎮共開發建設商經營樓800多棟,實現了超市、批發部、冷飲部、大酒店、農資化肥經營部、糧食食品經營部、建材批發部等實現規模經營。一年修主路,兩年村村通 的目標,多方籌措資金,按照 高標準、高要求、高質量 的要求,實現全鎮52個行政村 村村通 。

交通條件

村村實現通柏油路。黨委政府抓住全省三年內實現村村通的有利時機,科學論證,精心部署,確立"一年修主路,兩年村村通"的目標,多方籌措資金,按照"高標準、高要求、高質量"的要求,加強領導,強化措施,認真規劃,克服困難,嚴把質量關,專款專用。到5月5日,全鎮投資近800萬元,完成全鎮8條主路、12條輔路,47.5公里村村通里程全面竣工,實現全鎮52個行政村"村村通"。

基礎設施

農業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完善。先後修建了龐莊排灌站、八大窪排灌站、沙元排灌站、土頭排灌站,深挖"三縱三橫"渠道4萬米,深打機井1000多眼,溝溝相聯、河溝相通,徹底改變了"大水大災、小水小災、無水旱災"的現象,實現旱澇保豐收。通迅供電有了較大發展。投資1500萬元修建了輸變電站,完成了農村二期電網改路工程;移動、聯通、網通都在鎮鏡內安裝接收發射塔,保證通訊信息暢通無阻。

招商工作

優惠互利招商引資政策。黨委政府制定了《民營經濟發展實施意見》,對外來投資興辦的民營企業,由鎮政府協調土地審批程序,並優先落實水、電、通訊等配套設施,國地稅方面給予優惠:自投產經營之日起,免收三年地稅,國稅僅收加工收入的6%。同時,鎮政府幫助協調辦理投資經營等相關手續。一切優惠對象,除享受鎮政府各項優惠政策外,還可享受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出台的其他現行優惠政策。完善基礎設施,優惠的政策是民營企業投資發展的"搖藍"。

特色市場

長城是朝天椒的故鄉,早在50多年前朝天椒就是長城鎮的主導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大,科技含量高,是名副其實的綠色食品公司。全鎮種植辣椒3萬畝,年產鮮椒9000萬斤,干椒1400萬斤。主要銷往江蘇、上海、安徽、黑龍江、四川等等10多個省市,出口到韓國、越南、泰國等地。利用紅辣椒為原料生產的辣椒粉、辣椒麵、辣椒油、辣椒醬、醃辣椒等"長城一品紅"系列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魯南長城紅辣椒專業批發市場,是魯南第二蔬菜專業批發市場,占地80畝,是2001年9月份投資400萬元興建的,日交易辣椒、黃瓜等乾鮮蔬菜300萬斤以上,客流量達8000多人次。批發市場地處辣椒、大蒜等蔬菜生產重鎮,資源豐富。批發市場集銷售、運輸、冷藏、加工一條龍服務,帶動了一、二、三產業的發展,加快奔小康的步伐。[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