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安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安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長安航空,英文名稱:Air Chang'an),是中國一家航空運輸企業,成立於1992年4月11日;是經中國民航總局、陝西省工商局核准成立的股份制航空運輸企業;總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運營基地設在陝西西安咸陽國際機場。2000年,公司進行重組,成為海航集團一部分,並於2002年與海南航空合併運營;2016年4月恢復獨立運營[1],現為海航集團旗下的控股航空企業。長安航空現機隊規模達11架,累計開通航線56條,通航城市47座。

歷史

早期運營

「長安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是「長安航空公司」(英語名稱:Chang'an Airlines),是由陝西省人民政府創辦的地方航空運輸企業,成立於1992年4月11日,是由籌建中的陝西地方航空公司和大鵬航空公司兩家公司合併而成。當時運營陝西省省內、以及由陝西始發至其他國內城市的航空運輸業務。總部位於陝西省省會——西安市,運營基地設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原IATA代碼,2Z;ICAO代碼:CGN。當時使用的是「駱駝插翅(飛駝)」的標誌(長安航位於絲綢之路起點的西安,當時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駱駝, 長安航空曾以「飛駝」為航徽,寓意為飛機開闢了空中絲綢之路。)

合併、定名及開始運營

1991年8月陝西省政府和航空航天部以1640號文批准所草簽的協議。1992年1月決定成立以李大立、薩音為正副組長的籌建領導小組,並暫定名為「長安航空公司」。同年2月上報中國民航局,申請將大鵬公司更名為「長安航空公司」並請求擴大經營範圍,5月中國民航局以575號文復函同意。公司由陝西省和航空航天部共同領導,行政上掛靠陝西省交通廳,業務上接受中國民航局行業管理,按廳局級建制,編制400人。1992年4月11日,長安航空公司正式掛牌對外營業。原大鵬航空公司即告撤銷。同年5月由省、部商定由交通廳、航空航天部民用飛機開發公司、陝西飛機製造公司、西安飛機工業公司共同投資合股經營,並決定按出資額比例推薦董事,籌組董事會進行管理。同年7月召開第一次董事會,成立由薩音為董事長、嚴慧發為副董事長的10人董事會。同時陝西省政府任命和聘任李大立為「長安航空公司」總經理,折益寧、賈本福為副總經理。1993年2月26日,為了貫徹國務院3號文件精神,陝西省、航空航天部正式批准1992年成立的由陝西省交通廳、航空航天部民用飛機開發公司、陝西飛機製造公司、西安飛機工業公司共同籌組的股份公司撤銷,長安航空公司改由陝西省獨立經營。

隨後,在原中國西北航空公司的注資下,公司改組為「長安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在被海南航空併購前,機隊仍只有七架運-7飛機,資產不足10億元。

併入海南航空

2000年8月30日,海南航空集團以一架沖八飛機、部分航材及配套設備等實物出資兩億元,成功收購了「長安航空」超過81%的股權。「長安航空」的名稱隨即變更為,「海南航空集團長安航空有限責任公司」。隨後以3架沖8-Q400外加4架多尼爾328JET替代了之前的運-7機隊,並從海南航空本部調入波音737投入幹線航空運營。2002年10月27日起,長安航空和「海南航空集團」旗下的其他三家航空公司(即,海南航空、中國新華航空山西航空)實施了合併運行,統一使用海南航空的IATA代碼「HU」、塗裝以及企業形象系統。在這之後變為海航在西安的運營分公司。其自有客機塗裝除公司名稱仍是「長安航空」外,其餘與海南航空本部的標準塗裝無異。

隨着大新華航空於2007年11月29日正式成立,長安航空的資產也併入了新成立的企業

再次獨立運營

隨着海航意欲擴大西部市場的份額,長安航所在的咸陽市當局有意培養基地航司來擴大咸陽機場的旅客量,於是長安航空重新獨立被提上議事日程。

2016年4月5日,國家民航總局正式批覆海南航空關於組建長安航空公司的文件,當日,長安航空恢復獨立運營。並獨立使用自有的兩字代碼(9H)、三字代碼(CGN)、運輸憑證和飛機噴塗標識。惟英語名稱變為Air Chang'an。

2016年5月9日,印有朱雀造型標誌的長安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安航空」)9H8303航班從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起飛前往珠海金灣機場,這是長安航空恢復獨立運營後的首次飛行。

2017年6月6日,長安航空首架自主引進的波音B737-800型飛機飛抵西安[2]

視頻

長安航空有限責任公司 相關視頻

長安航空有限責任公司
長安航空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