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嶺縣太平川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嶺縣太平川鎮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下轄鎮,長嶺縣西北部,距長嶺縣城63千米;東與八十八鄉接壤,南與大興鎮接壤,西南、西北與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的保康鎮、圖布信蘇木、七棵樹鄉接壤,北與白城市通榆縣的邊昭鎮接壤,東北與長嶺縣的北正鎮接壤。行政區域總面積442.95平方千米。清末,屬洮南府;2005年,北正鎮六合元村劃入太平川鎮。截至2018年末,太平川鎮有戶籍人口40113人。截至2020年6月,太平川鎮下轄5個社區、10個行政村。2011年,太平川鎮財政總收入0.4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4億元,人均財政收入660元。[1]

中文名: 太平川鎮

外文名: Taipingchuan 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

地理位置:長嶺縣

面 積: 442.95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10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438

郵政區碼: 131506

氣候條件: 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吉J

人 口: 40113(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清末,屬洮南府。

民國二年(1913年),劃歸奉天省遼源縣,設第八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設太平川村;民國三十年(1941年),劃歸長嶺縣;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劃歸雙長遼中心縣第八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7月,劃歸長嶺縣第八區。

1949年,設太平川街。

1952年9月,改太平川鎮。

1958年2月,改太平川鄉;9月,改為紅旗公社;年底,更名太平川公公社。

1984年,公社改鎮。

2002年,撤銷新風鄉,併入太平川鎮。

2005年,北正鎮六合元村劃入。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太平川鎮下轄5個社區、10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朝陽街道西。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太平川鎮地處長嶺縣西北部,距長嶺縣城63千米。東與八十八鄉接壤,南與大興鎮接壤,西南、西北與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的保康鎮、圖布信蘇木、七棵樹鄉接壤,北與白城市通榆縣的邊昭鎮接壤,東北與長嶺縣的北正鎮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6千米,

行政區域總面積442.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太平川鎮多山地丘陵,地勢南高北低,東高西低。

氣候

太平川鎮氣候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寒暑溫差大,四季變化明顯。春季乾旱,多風少雨,夏季炎熱短暫,冬季寒冷少雪而漫長。

自然災害

太平川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蟲災等。旱災出現概率85%以上,基本上十年九旱。

自然資源

太平川鎮境內蘊藏着大量的硅砂、原煤、石油、天然氣、伊利石等礦藏。已探明原煤儲量在5億噸以上,具有廣闊開採前景。境內泡沼較多,蘆葦及其他水產品豐富,具有規模開發與經營潛力。

人口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4793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8231人,城鎮化率58.9%;有流動人口5600人。總人口中,男性25643人,占53.5%;女性2288人,占46.5%;14歲以下5799人,占12.1%;15—64歲39160人,占81.7%;65歲以上2972人,占6.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6877人,占97.8%;有滿、蒙古、回、朝鮮4個少數民族,共1054人,占2.2%;其中滿族542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1.4%;蒙古族495人,占47%。人口出生率5.3‰,人口死亡率2.3‰,人口自然增長率3‰。 截至2018年末,太平川鎮有戶籍人口4011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太平川鎮財政總收入0.4億元,比上年增長27.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4億元,比上年增長27.8%,是1949年的108倍,比1978年增長21倍。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00萬元,增值稅0.11億元,企業所得稅0.12億元,個人所得稅9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3.8%、29.8%、32.2%、31.8%。人均財政收入660元,比上年增長27.8%,是1949年的108倍,比1978年增長21倍。

農業

截至2011年末,太平川鎮有耕地面積12.3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5.4萬畝,林地面積3.6萬畝。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200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0.1億元,2011年達到1.5億元,比上年增長6.9%,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 8%。農民人均純收入6350元。

太平川鎮糧食作物以玉米、高粱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葵花、花生、雜豆等。有葵花、綠豆等名優特農產品,有鐵西西紅柿、黃瓜等綠色環保農產品。

2011年,太平川鎮生產糧食5.6萬噸,其中玉米42868噸,高梁12901噸。葵花種植面積2.2萬畝,產量3360噸;花生種植面積1.6萬畝,產量6616噸;雜豆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766.5噸;蔬菜種植面積0.3萬畝,產量4200噸,主要品種有茄子、西紅柿、大蔥、土豆,其中茄子800噸,西紅柿1200噸,大蔥1600噸,土豆500噸。

太平川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太平川鎮生豬飼養量3900頭,年末存欄3800頭;羊飼養量2.6萬隻,年末存欄2.1萬隻;牛飼養量1200頭,年末存欄1100頭;家禽飼養量10.1萬羽,上市家禽6.1萬羽。

2011年,太平川鎮畜牧業總產值0.6億元。生產肉類1300噸,其中豬肉400噸,牛肉200噸,羊肉300噸;禽蛋600噸,鮮奶180噸。

截至2011年末,太平川鎮累計造林5.1萬畝,其中防護林19139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1萬株,林木覆蓋率30%,活立木蓄積量2.3萬立方米。

工業

太平川鎮工業基礎雄厚,是長嶺縣工業基地。太平川鎮1992年以前為白城地區開發開放試驗區,1993年被松原市確定為經濟技術開發開放區,1996年被吉林省政府確定為省綜合體制改革「十強鎮」,2003年松原市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太平川鎮設立工業園區,並對開發開放區實行全方位封閉管理。

截至2011年,太平川鎮初步形成了以化肥生產、風電產業、農產品加工、木材加工、雜糧雜豆市場為主的五大主導產業。工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100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0.5億元,2011年達到9.8億元,比上年增長25.9%,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0.3%。

2011年,太平川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家,職工0.4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7.2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家,職工0.1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1億元,比上年增長20.3%。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1家。省級工業集中區1個。

截至2018年末,太平川鎮有工業企業5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家。

商業

2011年末,太平川鎮有商業網點1890個,職工6000人。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18.6%;社會商品銷售總額4.5億元,比上年增長20.3%。 截至2018年末,太平川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綜合商店或超市67家。

金融業

2011年,太平川鎮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0.5億元,比上年增長16.8%,是1978年的108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8%,實現稅收0.02億元;各類存款餘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16.5%,是1978年的108倍;人均儲蓄1320元,是1949年的108倍,比1978年增長21倍;各項貸款餘額0.6億元,比上年增長15.6%,是1978年的23倍。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0.3億元,比上年增長16.5%,是1978年的19倍;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0.2億元,比上年增長15.3%,是1978年的18倍;人身險保費收入900元,比上年增長17.5%, 是1978年的18倍。

郵政業

2011年末,太平川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50千米,投遞點86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500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50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00件,征訂報紙800份、期刊600冊,業務收入35萬元。

電信業

2011年末,太平川鎮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0.35萬門,固定電話用戶0.6萬戶,比上年減少620戶。移動電話用戶2.3萬戶,比上年增加350戶,移動電話普及率為98.6%,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168千米,寬帶接入用戶0.6萬戶,比上年增加256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600萬元。

交通運輸

2011年,平齊、通讓鐵路在境內交叉通過,設有太平川站。S106省道、S207省道縱貫全境,有高速G4512過境。年客運總量6萬人次,貨運總量120萬噸。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太平川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19人。小學5所,在校生2972人,專任教師24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9%。初中3所,在校生1162人,專任教師14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6%,小升初升學率98.3%,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6.3%。

2011年,太平川鎮教育經費達210萬元。

視頻

松原市長嶺縣太平川鎮遭遇龍捲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