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

所屬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研製單位: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狀態: 首飛成功

首飛時間: 2015年9月20日7時01分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英文:Long March 6,縮寫:CZ-6)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研製的新一代無毒無污染小型液體運載火箭

長征六號為三級火箭,有700km高度太陽同步軌道500kg的運載能力。 該火箭成本低、高可靠、適應性強、安全性好,有許多新技術是在中國國內首次應用,研製難度很大。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於2009年獲得國家正式批覆立項,並於2013年12月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完成場箭合練 。

2015年9月20日7時01分,長征六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一箭20星"首飛成功,不僅標誌着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而且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 這也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首次發射。

2021年4月27日11時2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齊魯一號齊魯四號、佛山一號等3顆主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中安國通一號、天啟星座09星、起源太空NEO-1衛星、泰景二號01星、金紫荊一號衛星、靈鵲一號D02衛星等6顆衛星。

2021年11月5日10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廣目地球科學衛星(又稱"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1]

研製原因

根據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發展思路,研製新一代運載火箭應堅持無毒無污染、低成本、高可靠、適應性強、安全性好的發展原則形成的"一個系列、兩種發動機、三個模塊"的總體發展思路。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中規劃的小型運載火箭,可以滿足小型有效載荷的發射需求,也符合小型運載火箭的總體規劃。

研製主要是滿足小衛星的發射需求。從國內外衛星的發射市場分析與預測可以看出,500kg級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需求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此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中規劃的小型運載火箭要能夠滿足700km太陽同步軌道(英文:Sun-synchronous orbit,縮寫:SSO)500公斤級小衛星的發射需求,同時具備雙星或多星發射更小重量級衛星的能力。

設計原則

低成本

降低成本是提高運載火箭在國內外衛星發射市場上競爭能力的重要條件,小型運載火箭研製的關鍵是降低成本。一方面,充分利用新一代運載火箭基本型的技術以降低研製成本,設計過程中要始終貫徹低成本設計思想,在保證可靠性的前提下儘量簡化系統配置;簡化發射操作,降低發射成本。採用煤油/液氧發動機,光燃料費比以前節省數百萬元。

高可靠性

高可靠性是火箭的生命之本。遵循"簡單即可靠"的可靠性設計原則,在單機或系統設計時力求簡單;通過嚴格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管理制度,控制產品的設計、生產質量。設計可靠性為95%,經過進一步優化,首飛可靠性提升到98%,比安全性最高的長征二號F型還高1%。

適應性強

滿足用戶多種多樣的需求,既能夠適應發射各種軌道的小衛星,也可以進行雙星或多星發射;既能夠適應新發射場,也能夠在現有的發射場進行發射。首飛時長征六號完成一箭20星創造了中國衛星發射新紀錄。

周期短

充分應用新一代運載火箭基本型的技術,研製周期短,簡化發射方式,縮短發射周期,滿足快速發射的要求。首飛時發射準備時間只需要一周。

獲得榮譽

2015年11月3日,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摘得第17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的最高榮譽--特別榮譽獎。

發射意義

英國廣播公司援引《解放日報》的報道稱,長征六號發射提高了中國的"空間進入能力"並且"縮小了與世界先進國家差距",對中國運載火箭"後續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香港《商報》網站9月21日報道,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六號將20枚微小衛星送上太空軌道,創下亞洲最多,亦是全球第三位發射最多衛星的一次。這次發射成功也意味着新一代運載火箭技術和小衛星技術的成功。

央視報道:9月20日上午,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成功首飛,這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第一次飛行試驗。此次長征六號火箭將承擔20顆衛星的發射任務,不僅創造了我國一箭多星的發射新紀錄,同時"一箭20星"的發射數量也創下了亞洲之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