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水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水集》,選集性歷史地理學術著作。譚其驤著。198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全書收有作者1932—1981年主要學術論文64篇,總字數72. 6萬,分上、下2冊。上冊是1949年前的論文,偏重中國傳統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包括沿革的考據和訂正、民族的移徙等領域。其中 《討論兩漢州制致顧頡剛先生書》是作者年僅20歲,還是研究生時的學術論文,是和國學大師、著名的中國沿革地理學家顧頡剛商榷的學術論文;《論丁文江所謂徐霞客地理上之重要發現》是紀念徐霞客逝世300年學術會議上宣讀的論文,內容是與中國近代地學創建人之一、徐霞客研究的權威學者丁文江討論金沙江的發現問題。上述兩文是中國近代歷史地理學領域引為典範的學術爭鳴。下冊是1949年後的學術論文,表明了作者由沿革地理轉變到以地理環境變遷為主題的歷史地理學研究,其中有關黃河、渤海灣、雲夢澤、太湖和上海等的歷史地理研究,不僅論點新穎、論據充分,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而且對治理江河湖海、促進城市建設有很大的實用意義。

作者簡介

譚其驤 (1911— ),字季龍,浙江嘉興人。1926年考入上海大學,隨後轉入暨南大學,1932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研究生院,1934年和顧頡剛共同發起成立禹貢學會(中國歷史地理學會組織),共同主編和創辦了 《禹貢》(歷史地理學術刊物)半月刊,是中國近代歷史地理學的創建人之一。先後主編了 《中國歷史地圖集》、《辭海·歷史地理分冊》、《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等著作,創辦和主編了 《歷史地理》學術雜誌。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長水集 相關視頻

自然地理學第三講
高一地理學考系列(一)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