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沙縣第一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沙縣第一中學的前身是長橋柳氏族人於1943年利用祠產族人捐助開辦的「私立聖和中學」,1979年,學校交由長沙縣管理,定名為長沙縣第一中學,1995年,學校晉升為湖南省重點中學,2005年掛牌為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學校坐落於湖南長沙縣星沙。

根據2015年2月長沙縣政府網顯示,學校校園占地228畝,總建築面積6萬餘平方米。在校學生近4000人,教學班70個。有專任教師207人, 教職工215人。學校先後被評為 「湖南省綠色學校」、 「湖南省培養優秀體育後備人才重點學校」、「湖南省現代技術教育實驗學校」和中南大學、湖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名校優秀生源基地。

中文名:長沙縣第一中學 外文名:NO.1 middle school changsha county 簡 稱:長沙縣一中 校 訓:團結嚴謹,求實創新 創辦時間:1943年[1]

類 別:公立高中 現任校長:柳國強 知名校友:張平文凌建軍等 所屬地區:湖南·長沙縣

主要獎項: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單位主管部門長沙市教育局學校地址長沙縣星沙(遠大二路1802號)

歷史沿革

1943年,學校前身私立聖和中學創辦,第一任校長是著名學者柳午亭先生;

1951年8月,學校由長沙縣人民政府接收公辦,將私立南江中學併入,更名為長沙縣立初級中學;

1954,學校更名為長沙縣第一初級中學;

1958年,學校更名為長沙縣長橋中學;

1961年,學校收歸市辦,更名為長沙市長橋中學;

1965年,學校改為「長沙市耕讀師範學校」;

1970年,學校恢復名稱為長沙市長橋中學;

1971年,學校更名為長沙市一中分校;

1979年,學校交由長沙縣管理,定名為長沙縣第一中學;

1995年,學校晉升為湖南省重點中學;

2005年,掛牌為湖南省示範性高級中學。

對外交流=

2010年8月21日,世界教學組織湖南辦的的38名外籍教師來學校交流。2011年,學校成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歆語工程」項目唯一在湖南省投放的社會實踐基地。2011年12月9日,蘇州新加坡國際學校師生來學校交 流。

辦學成就

學校榮譽

1979年,被確定為長沙縣重點中學;

1994年,省教委授予學校「湖南省文明單位」稱號。

1995年,學校通過湖南省教育廳評估驗收,正式授牌為「湖南省重點中學」;

2005年,學校掛牌為「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先後成為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空軍招生優秀生源基地。

截至2013年9月,學校先後被評為省、市、縣先進單位,授牌為「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單位」、「長沙市學雷鋒十佳集體」、「市優秀業餘黨校」、「市級花園式單位」、「市科技示範學校」、「湖南省綠色學校」、「 湖南省培養優秀體育後備人才重點學校」、「湖南省現代技術教育實驗學校」等稱號。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1997年,354名畢業生參加高考,本科上線率53.5%,位居全省第四,長沙市第二。

2001年,243人參考,上線242人,占99.5%,其中本科以上214人,占88%。

2003年,高考重點本科上線率達51.26%,文科、理科、綜合科平均成績居全地區第一名。

2004年,高考600分以上的55人,占全地區的10%。重點本科261人,一般本科643人。

2005年,高考上線一本132人,二本以上共376人,二本以上上線率約50%,其中3人上清華北大線,2人被錄取。

2006年,高考本科上線率超50%,600分以上的有42人,一本132人。

2007年,高考本科上線367人,其中一本104人。

2009年,高考一本上線179人,二本以上的499人,其中首屆藝術班高考專業成績上線率達95%。

2011年,學校高三學生純文化成績二本上線人數再次突破500人大關,600分以上55人(全縣81人)。

2012年,高考一本上線307人,二本上線603人,600分以上人數52人。

2013年,高考一本上線427人,二本以上802人,600分以上38人,自主招生、藝體特長優惠加分45人。一名同學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亞大學、華盛頓大學等5所美國大學錄取,兩名同學被澳大利亞悉 尼大學錄取,一名同學被美國愛荷華大學錄取。

●競賽成績

1984年,高二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獲湖南省第一名,並赴京參加全國複賽獲第13名。

1987年,高中學生參加化學奧賽獲省特等獎,並出席在廈門舉行的全國中學生冬令營活動。

1993年,奧數方面,學校獲省一等獎的有4人,三等獎1人。

1994年,學校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奧賽,有4名學生分別獲得了數學、化學、生物省一等獎。

1999年,學校學生參加數、理、化、生物和信息技術奧賽,獲省一等獎2名,三等獎2名。

2005年,奧數比賽,初中學生獲全國一等獎2人,二等獎2人;2005年參加湖南省二十屆科技創新大賽,獲一等獎1人,二等獎1人。

從2006年到2010年,學生參加奧賽,獲國家級獎勵的有18人次,獲省級獎勵的有180人次,獲市級獎勵的有260人次。

●體育競技

1999年,學校參加省中學生田運會,奪了3枚金牌、7枚銀牌、3枚銅牌。

2005年,參加省中學生田運會,學校運動員奪得了2金2銀1銅,參省青少年田運會奪得了3金5銀1銅。

2006年8月,全國中學生「多威杯」田徑賽在四川綿陽中學舉行,學校學生獲高中組男子跳遠和男子三級跳遠兩塊金牌,被評為賽會「十佳運動員」;兩名學生分獲兩塊銀牌,都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標準。

教師成績

2001年,老師論文獲獎和計算機輔助課件獲省一等獎1件,二等獎3件,三等獎3件;獲市一等獎7件,二等獎14件,三等獎3件。

2005年,老師賽課和論文獲獎省級72項,市級24項,語、數、化三個教研組被評為「長沙市優秀教研組」。

2008年,王倩野參加全市賽課獲一等獎第一名,參加全省賽課獲二等獎。

2009年,范建新老師兩項發明獲國家專利。范建新老師主持的《生物學理論與現實生活相聯繫的研究》課題,獲省一等獎。2009年教師參加省、市實驗創新大賽,易慧勇李芳獲市一等獎,陳銀花獲市二等獎;易慧勇參加省賽獲二等獎,胡超參加省通用技術說課賽獲二等獎。11月,唐金龍指導學生張日月明獲第16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

2011年12月,馬曉娟參加省數學賽課獲一等獎。

2012年,馬曉娟參加全國數學說課比賽獲二等獎。教師論文在省級以上的論文評比中,22篇獲國家獎勵,12篇獲省級獎勵,教師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10篇。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5月,學校有教職員工近300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82人,中級教師102人;國家級骨幹教師3人,省級骨幹教師15人,市級骨幹教師35人。教師中有獲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優秀教師1人, 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1人,湖南省第二屆徐特立獎獲獎者1人,湖南省優秀班主任1人。

具體名單

特級教師(3人) 劉烈文莫德智肖正根

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優秀教師(1人) 文石英

湖南省優秀班主任(1人) 李鐵蓀

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1人) [[鄒新民]

辦學規模

截至2013年8月,學校校園占地228畝,總建築面積6萬餘平方米。學校有固定資產8200多萬元,有70個教學班,學生近4000人。

硬件設施

2005年長沙縣委、縣政府撥款7000萬元,征地101畝,按《國家級示範性高中評估驗收標準》改擴建該校。2007年總投資近億元的改擴建工程及隊伍附屬工程全部竣工驗收並投入使用。改造裝修原有的一、二棟 教學樓,新建學生公寓兩棟、綜合辦公樓一棟、教學樓一棟、藝術樓一棟,並新建校門,校區建有400米塑膠跑道標準運動場、足球場及塑膠籃球場、排球場等,輔之以道路、花壇和其它綠化地建設。

現任領導

柳國強 校長 項檢剛 黨委書記

向忠發 王斌林 副校長

知名校友

張平文:男,1984屆38班畢業。現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首屆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劃青年教師獎、北京市五四青年獎章等獎項獲得者。

王再東:男,1984屆高38班畢業。現上海星潤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凌建軍:男,1980屆高27班畢業。現長江大學教授,獲省部級成果一、二等獎3項,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

唐正其:男,1955年至1961年在學校完成初、高中學業,曾任某空軍試驗基地司令員(少將),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

陳明先:男,1980屆高27班畢業。高級經濟師,現任廣東粵財控股公司副總裁。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訓:團結嚴謹 求實創新

釋義:

團結嚴謹:團結同學,團結學校,保持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工作態度;

求實創新:做事學習腳踏實地,肯吃苦耐勞,學會創新,敢於創新。

社團活動

截至2015年5月,學校有各種課外活動小組、科學興趣小組。全校各種形式的課外小組共有68個。有男子籃球社、計算機社、足球社、舞蹈社、英語社等學生社團15個。

在2014-2015學年,學校舉辦了「我的中國夢」徵文、第七屆「校園百佳」評選活動、2015年演講比賽、「抗戰勝利七十周年」演講比賽等學生活動,還舉辦了南航航空安全知識講座,選拔學生志願者參與社區學雷鋒 活動等。

視頻

長沙縣一中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