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牛鐵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牛鐵路連接中國浙江省長興縣安徽省廣德縣新杭鎮牛頭山村,前身為杭牛鐵路,為長廣煤礦運煤專用線。後隨着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為緩解京滬鐵路滬杭鐵路等的運力緊張,將專線鐵路從長興站開始向西延伸至安徽宣州,改造為宣杭鐵路,後又改造為複線,成為客運幹線。新的宣杭鐵路,未涉及的長興到牛頭山段,則成為長牛鐵路。全線總里程40公里,曾開行一對8063/8064次非空調普通列車,全程47分鐘。煤山至牛頭山段於2008年9月30日封閉。

由於長興境內的合溪水庫將淹沒部分既有線路,鐵路部門對線路長興南至山區間進行改線,2010年1月12日完工投用。

簡介

長牛鐵路,連接中國浙江省長興縣與安徽省廣德縣牛頭山,前身為杭牛鐵路,是在50年代末開始修建的,全長約42公里,為長廣煤礦運煤專線車。 曾開行一對8063/8064次非空調普通列車,全程47分鐘。

參數

長牛鐵路正線全長42.241公里,站線長8.39公里,按Ⅱ級專用線標準修築,配備蒸汽機車7台 (2台KD5型、5台星火型)、車輛106輛(多為大鐵路淘汰的30噸高邊車),總投資916萬元。

長牛線因受地形限制,18‰以上坡道達10多處,其中最大坡度達20.5‰[1];曲線多,半徑300米以下反向曲線達5處,最小曲線半徑250米。該線初期鋪設的是18公斤/米鋼軌,每列車只能拉幾百貨物。

歷史

長牛鐵路是在50年代末開始修建的,全長約42公里,主要為長廣煤礦運輸煤炭專用。

1958年浙江省長廣煤礦公司成立後(長廣煤礦是浙江省唯一的產煤基地,是省內最大的工業企業),為了適應煤炭運輸方便,由鐵道部第四設計院勘察設計,解放軍鐵八師和當時的嘉興地委鐵路修建指揮部負責修建.。

1959年3月動工,1960年年底正式通車並移交地方。主要承擔的任務是就是把長廣煤礦公司各個礦井挖出來的煤炭用鐵路運到長興,然後用水路運往省城等地,所以浙江省對這條鐵路非常重視,整個礦區還鋪設了若干條支線,從煤山至原千井灣煤礦的煤千線,全長12公里,(其中後來至火燒地的7公里是浙江水泥廠的專用線),從牛頭山至原長廣六號井的長六線,全長7公里,都是運煤專線。

在1965年以前,長廣煤礦的總部機關一直都在煤山附近的火燒地,後來隨着一礦二礦六礦的投產,長廣煤礦公司總部就搬到牛頭山了。

大約在1975年,長牛線與杭長線連結,煤炭可以直接運到省城了,至此杭長鐵路正式併入全國鐵路網。

2000年,運營了40多年的長牛鐵路終於壽終正寢,客運全部停運,只留下運煤的貨車還在運營。最近幾年,長廣煤礦地下的煤越來越少,加上北煤南運的國家宏觀調度和其他一些原因,長牛鐵路就少有運輸貨物了。

現狀

隨着長廣煤礦公司逐年減少採煤量,長牛鐵路進入衰退期。2008年9月30日,杭州工務段封閉了煤山至牛頭山 (含牛七線)、煤山至千井灣井的鐵路,僅保留長興至煤山段鐵路繼續運行[2]。目前,可能只有煤山段區間還有少量的水泥零星的調撥運輸。 煤牛鐵路從此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視頻

長牛鐵路 相關視頻

煤礦動畫 運煤動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