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痣綠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長痣綠蜓 |
![]() |
中文學名:長痣綠蜓 亞 目:差翅亞目 科:蜓科 分布區域:華北 |
長痣綠蜓( 學名 Aeschnophlebia longistigma Selys),為蜻蜓目、蜓科、綠蜓屬爬行動物,原產於亞洲,分布於我國華北,雄性蜻蜓腹部為藍色,腹部白色為雌性。 [1]
目錄
長痣綠蜓昆蟲種名
長痣綠蜓 Aeschnophlebia longistigma Selys, 1883
長痣綠蜓所屬類別
Aeshnidae
簡介
長痣綠蜓:別名,為蜻蜓目、蜓科、綠蜓屬爬行動物,原產於亞洲,我國分布於華北地區。1883年命名。
是國內比較常見的蜻蜓品種。雄性蜻蜓腹部為藍色,雌性腹部為白色(極個別為藍色)。雄性一般白天活動,而雌性活動基本是傍晚,但當雌雄交配產卵時則會成對全天活動。
科目分類:蜻蜓 生存環境:濕地 顏色分類:黃色_綠色
居住環境:兩棲 最大體型:9cm 性情分類:敏捷
壽命年限:2年 適宜溫度:24℃±5℃ 食物飼料:昆蟲
長痣綠蜓形態特徵
全長7-9cm。
長痣綠蜓生活習性
長痣綠蜓飼養方法
長痣綠蜓雌雄分辨
長痣綠蜓繁殖方式
卵生
長痣綠蜓性別區分
雄性蜻蜓腹部為藍色,腹部白色為雌性(極個別為藍色)
長痣綠蜓活動規律
活動規律:雄性一般白天活動,而雌性活動基本是傍晚,但當雌雄交配 長痣綠蜓(5張) 產卵時則會成對全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