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閻子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閻子亨

字叔通
圖片來自搜狐
母校    香港大學(建築系)

出生    1891年

逝世    1973年

性質    建築師、建築教育家

閻子亨(1891年-1973年)

簡介

字叔通,1891年生於天津,1912年畢業於天津市南開中學,1918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建築系。閻子亨是中國近代一位具有影響力的建築師、建築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現代主義建築的探索者[1]。曾任南開校友總會會長。

生平

傳統工匠式家庭出身、城隍廟小學、南開中學堂閻子亨,1892年出生於天津,祖籍河北,誕生在傳統工匠式家庭,閻家共6個小孩,閻子亨排名老3,其父親閻筱亭早年從事營造包工的工作,之後專門從事木匠工作,其母親為家管,掌理家務。[2]

於1925年創辦了亨大建築公司,也即中國工程司的前身。作為中國近代創辦較早的建築事務所之一,中國工程司以「風格樸素渾厚、工程堅固耐久」著稱。

經歷

天津原來的路名有很多是租界名稱,後來有一個人主持實施,將這些租界地路名改為了中國各省市名字,這位先生的名字叫閻子亨。他是中國工程司總經理、近代著名建築師。1937年,46歲的閻子亨先生,因為在天津親手設計建造了高樓數十座、民房數百套,出眾的才華被日偽看上了。但他堅決拒絕為日偽做事,遭受了被抄家、追捕等一系列的苦難。抗日戰爭勝利後,他走馬上任天津工務局局長,親自主持設計布置了天津受降儀式的現場。

經閻子亨先生的孫子閻為公先生以及李溥先生和其他一些知情後人的口述,閻子亨先生愛國抗日的事跡愈來愈清晰地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天津淪陷後堅持正義

天津淪陷後,閻子亨先生的中國工程司經營困難,無工程可做,幾近關張,全家生活也陷入了困境。兒子閻和頤考慮到家中的困難情況,表示不想上大學了,要找個事情做,減輕家中的經濟負擔。閻子亨得知後,激動地對兒子說:「孩子,難為你了。」隨即,又語氣堅定地對兒子說:「孩子,你要記住,做事可以,但絕不能給日本人干!我相信正義的一方,最後一定會勝利!」

由於閻子亨是當時天津工程界的頭面人物、權威人士,因此,不久就接到了天津治安維持會的邀請,請他到當時河北公園內的維持會辦公地點去接受任命——天津工務局局長。如果當上了工務局的局長,就不會愁沒有工程做了,閻子亨很清楚這是個「肥缺」,多少人都盯着想當這個局長!面對漢奸維持會的頭目,閻子亨堅定地回答說自己不是當官的材料,拒絕了任命。看着這個「不識抬舉」的人,漢奸維持會的頭目很無奈,但他不死心,又提出請閻先生寫「日中提攜,共存共榮」之類的馬屁文章,妄圖讓他表明自己的立場,但這也被閻先生堅辭拒絕了。

看着漢奸維持會頭目臨走時惡狠狠的眼神,意識到危險將至的閻子亨,帶領家人剛剛撤離,十多個荷槍實彈的日本憲兵就衝進了閻宅,家中被搜查打砸,閻宅大門口被掛上了太陽旗,隨後,閻宅被當做了日本憲兵隊營地。

投身天津受降會場設計重任

1945年9月下旬的一天,閻子亨興致勃勃地回到家裡,告訴家人,小日本投降後,南京舉行了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天津也要搞受降儀式,地點選在原來法租界領事館路的法國會議廳,也就是盟軍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軍團司令部(在今天的和平區承德道12號)大樓門前小廣場舉行。

一家人聽了都很高興,閻子亨平時不喝酒,但他這一次要喝上幾杯,剛上任天津市工務局代理局長不久的他放下酒杯,興奮地說:「市里看得起我們中國工程司和我閻子亨,把天津受降儀式地點環境的整治、美化以及會場設計安排的重任,交給了我們,我們一定要出色地完成任務!」閻子亨還向家人和他的助理說:「現在不同了,日本投降了,山河重整,我們就應當像張伯苓校長對天津市民廣播講話時所說的那樣:協助光復天津,開展建設天津的工作。」

工人們在閻子亨的指揮帶領下,連續奮戰三天,把受降儀式的小廣場整治得乾淨寬敞。他們還在這座西洋風格古典建築大樓上的每一個壁燈旁,都插上了中方旗幟。在這座大樓的台階上,擺放了8棵鐵樹;在供簽字用的長方形條桌旁設計有中美兩國士兵,分別守護着中美兩國旗幟。10月6日上午9時,等待投降的日本天津駐屯軍司令內田銀之助等7人,排成一列站在一旁,面色灰暗,神情沮喪。廣場周圍聚集了很多圍觀的天津市民,閻子亨和南開中學的師生、抗日殺奸團的成員等,都在其中,群情激動,就等着那一刻的到來。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軍團司令宣布受降命令後,美國士兵押解着內田銀之助等7名日本軍官,走到簽字台前,日本軍官依次解下腰間的軍刀,雙手高高托起,頭顱深深地低下,將軍刀放在桌上,以示放下武器,繳械投降。一時間,小廣場四周掌聲雷動,呼喊聲震天,受盡日本侵略者壓迫和摧殘的天津老百姓,終於迎來了揚眉吐氣的一刻!而親手布置會場一切的閻子亨,也終于欣慰地鬆了口氣。[3]

參考文獻

  1. 趙春婷. 閻子亨與中國工程司研究. 天津大學. 2010. 
  2. 閻子亨:「現代主義」之路的探索者,學術之家
  3. 受降儀式現場設計者閻子亨:日本投降 山河重整,搜狐,201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