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門樓任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門樓任鄉隸屬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地處尉氏縣西南部,東南、南分別與蔡莊、朱曲2鎮接壤,西和大馬鄉相通,北和大營鎮交界,東北與,大橋鄉毗鄰。鄉人民政府駐地距尉氏縣城9.5千米。 行政區域總面積61.04平方千米。

1949年3月,置門樓任鄉中心鄉。1983年6月,改鄉。截至2018年末,門樓任鄉戶籍人口為43420人。截至2020年6月,門樓任鄉轄26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門樓任村023縣道1號。

2011年,門樓任鄉財政總收入83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902元。2018年,門樓任鄉有工業企業309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1]

歷史沿革

1949年3月,置門樓任鄉中心鄉。

1958年5月,成立門樓任公社。

1960年7月,分屬大橋、大營2公社。

1975年6月,析朱曲、大馬、大營、大橋、蔡莊5個公社共22個大隊置四新公社。

1980年4月,復稱門樓任公社。

1983年6月,改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門樓任鄉轄門樓任、要家、陳家、寄莊玉、趙家、趙存、鄭家、李家、卜家、郝寺、郭潘王、花張、雙莊、新莊、齊莊、閆前、後、錢家、張莊、沙沃、栗林、新栗、東周楊、西周楊、文家、蔡家2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4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門樓任鄉轄26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門樓任村023縣道1號。[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門樓任鄉地處尉氏縣西南部,東南、南分別與蔡莊、朱曲2鎮接壤,西和大馬鄉相通,北和大營鎮交界,東北與,大橋鄉毗鄰。鄉人民政府駐地距尉氏縣城9.5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6.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5千米, 行政區域總面積61.0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門樓任鄉地處豫東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地形分為低洼區、高平地。沙崗丘陵區3帶。境內最高點位於藕坡陸村南崗,海拔85米;最低點位於蔡家東南康溝河,海拔為64.8米。

水文

門樓任鄉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流城面積35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南康溝河和杜公河,其中南康溝河從大營至大橋流經境內卜家、郝寺、要家、陳家村,境內長6千米,年均流量6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鄭家溝、花張溝、杜公河等。

人口

2011年末,門樓任鄉轄區總人口3571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10人,城鎮化率2.3%。另有流動人口1700人。總人口中,男性20540人,占57.5%;女性15177人,占42.5%;14歲以下6785人,占19%;15-64歲26308人,占73.7%;65歲以上2624人,占7.3%。2011年,人口出生率11.8‰,人口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長率6.2‰。

2017年末,門樓任鄉常住人口為43226人。

截至2018年末,門樓任鄉戶籍人口為43420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門樓任鄉財政總收入838萬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14萬元,比上年增長110%。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31萬元,增值稅182萬元,企業所得稅4.1萬元,個人所得稅2.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3%、330%、64%、-59%。人均財政收入2462元,比上年增長26%。農民人均純收入4902元。

2018年,門樓任鄉有工業企業309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農業

2011年,門樓任鄉有耕地面積5.5萬畝,人均1.6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5億元,比上年增長10%。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5萬噸,其中小麥2.1萬噸,玉米3.4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棉花、蔬菜等。2011年,花生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4500噸;蔬菜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5000噸,主要品種有辣椒、白菜,其中辣椒2000噸、白菜2000噸。

2011年,門樓任鄉有大型農業機械50台(輛)。

畜牧業

門樓任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肉牛、家禽為主。2011年,肉牛飼養量2.3萬頭,年末存欄1.8萬頭;生豬飼養量15萬頭,年末存欄6.9萬頭;羊飼養量6萬隻,年末存欄3.8萬隻;兔飼養量2.5萬隻,年末存欄1.4萬隻,家禽飼養量70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7729噸,其中豬肉5472噸,牛肉1358.5噸,羊肉404噸,禽蛋494.5噸,畜牧業總產值2.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6%。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7500畝,其中防護林6000畝,經濟林1100畝。漁業以養殖草魚為主。2011年,漁業總產3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0.01%。名優特農產品有桃、杏。

工業

門樓任鄉工業初步形成以精密印刷、金屬冶煉、板材加工、農產品加工、小食品加工、服裝、新型建材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3.8億元,比上年增長25%,工業增加值占全鄉地區生產總值的5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家,職工24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9.3億元,比上年增長21%。

商業

2011年末,門樓任鄉有商業網點320個,職工160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5億元,比上年增長9%;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3億元,比上年增長15%。

金融

2011年末,門樓任鄉境內有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2.6億元,比上年增長36%;各項貸款餘額0.3億元,比上年增長30%。

郵政業

2011年,門樓任鄉郵政業務收入10萬元。[4]

交通運輸

門樓任鄉境內有地方鐵路密杞線過境,境內長5千米,設趙家站1個,向東通往大橋鄉,向西通往大馬鄉。220省道過境,境內長6.7千米,雙向兩車道,向東北通往大橋鄉,向西南通往洧川鎮。縣鄉(鎮)級公路3條,總長1.8千米。鄉客運站1座,2011年,客運總量7.20萬人次。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門樓任鄉有文化藝術團體8個,會員240個,其中團體會員8個,個人會員232個;演職人員300人,年演出101場次,觀眾達2000人次;村級農家書屋26個,總建築面積1040平方米,藏書2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6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舞獅子、踩高蹺等。2002年3月開通有線電視。2011年末,有50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達1.5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達50%。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門樓任鄉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200人,專任教師39人;小學20所,在校生2200人,專任教師1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60人,專任教師11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31所。主要學校有門樓任第一中學、第二中學。2011年,教育經費達12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400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門樓任鄉有各類科技人才20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00人,經營管理人才500人,技能人才200人,農村實用人才200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門樓任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2個,其中鄉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31個;病床85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6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9張,固定資產總值6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1人,其中執業醫師18人,執業助理醫師15人,註冊護士1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45人、執業(助理)醫師0.90人、註冊護士0.51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萬人次,住院手術3500台次,出院病人3500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1/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7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4000人,參合率9%。

體育事業

2011年末,門樓任鄉有體育場地25處,31%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5%。

社會保障

2011年末,門樓任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08戶,人數337人,支出資金5.1萬元,比上年增長10%。2011年末,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21戶,人數1684人,支出141.6萬元,比上年增長18%;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38%;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3人,支出4.1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5人,支出10萬元;農村醫療救助65人次,支出10.3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60人次,支出9.6萬元。農村臨時救濟490人次,支出1.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1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0.9萬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收繳社會養老保險金185萬元,為全鄉5325名60歲以上的老人辦理了養老金領取手續。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門樓任鄉有郵政網點17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5千米,投遞點10個,鄉村通郵率2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5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5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8萬件,報紙征訂3萬份、期刊0.6萬冊。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2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600門,固定電話用戶900多戶,電話用戶普及率10%;移動電話用戶1.8萬戶,比上年增加5000戶,移動電話普及率為40%,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5]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門樓任鄉因清初任姓遷此,築有1座門樓得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