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閃亮的日子(鄭喜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閃亮的日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閃亮的日子》中國當代作家鄭喜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閃亮的日子

1

「我來唱一首歌,古老的那首歌,你輕輕的唱,我慢慢的和。是否你還記得,過去的夢想,那充滿希望,燦爛的歲月......」每當聽到劉文正用低沉磁性的嗓音,帶着淡淡傷感唱這首歌,我就想起87年的那個夏天,和清華大學英語系師生們相處的那些難忘的日日夜夜,眼前浮現出一張張青春清純真誠燦爛的笑臉,周南、黃潔、袁潔、王穎先、斯健、梁群、周繼紅...... 87年暑假,我參加工作剛滿一年。那時,我在葉縣一所鄉村中學教初中一年級語文。聽說有清華大學英語系師生來葉縣高中搞社會實踐,**培訓全縣中學英語教師。假期無聊,就去培訓班湊熱鬧。我初中畢業讀的中師,沒上高中,師範不學英語,所以我的英語水平很有限。清華大學師生來了二十多人,一個教授,兩個研究生,其餘的是85級本科的學生。培訓的教材是他們編寫的,聽力、語法、閱讀三本書,全是英文,沒一個漢字。參加培訓的全縣英語教師編成三個班,每班有十幾人。我在的班講課的老師是:袁潔講聽力,黃潔、周南講語法,王穎先講閱讀。袁潔是四川成都人,父親是省委的高官。第一次看見她,就被她的美震撼,驚為天人。她身高一米七左右,短捲髮,穿一件長袖及膝的淡紫色碎花連衣裙,明眸皓齒,笑容燦若雲霞。不施脂粉,卻明艷驚人,漂亮優雅。黃潔溫州人,周南杭州人,王穎先家在清華大學,父親是清華大學的教授。 ­

她們課堂上幾乎全用英語,偶而很吝嗇的說幾個漢字。尤其是聽力,一上課放一段嘰里咕嚕的美式英語,說的很快,然後根據聽到的內容回答問題。剛開始幾節課,十幾個人沒一個聽懂的,都很吃力。放完錄音後,袁潔老師用很慢的語速複述一遍。時間長了,就這樣連聽帶懵也能懂七八分。語法課每講一種語法,課堂上做大量的習題。閱讀課由易到難,編寫的是國外風土人情或者是小故事。每篇課文,都附有四五道問答題。她們水平很高,備課講解都很認真,課餘時間給我們輔導,我們學的也很認真。我在的班,年齡最大的四五十歲,最小的是在本校讀高二的兩個男生和我。

閱讀是我最喜歡上的課。每節課講之前,都要花功夫預習,查英文字典,否則,根本跟不上老師的思路,全篇都是生詞。王穎先老師的英文水平很棒,平常她們同學之間交談,基本上用英文。中文她倒是有點詞不達意,好像英文才是她的母語。我記得有兩首英語小詩,她翻譯得不太貼切。我把我的譯文讀給她聽,我的翻譯比較符合英文的原意還有詩的韻味。王老師大大表揚了我,從此對我另眼相看。還記得一篇英文推理小說,她讀完一遍後,我立即明白了。課後的幾個問題,也只有我一個人能用英語回答。無奈王老師又講了幾遍,他們仍是不明白。我讀師範時,喜歡看外國推理小說,反應較快。再後來,閱讀的文章越來越深,篇幅越來越長,學員們學起來很吃力,我卻越學越輕鬆,到最後,王老師幾乎是對我一人講解,正讀高二的兩個男生也經常請教我。晚上寫日記,都用簡單的英文寫。培訓班結業考試時,閱讀和語法,我得了第一名,都是九十多分。那時年齡小,記憶力真好,英語也很喜歡。僅跟她他們學了一個多月,就獲益非淺。老師們的水平太高了,不愧是一流學府的學子。王穎先老師回校後,給我寄了一張清華大學校門的明信片。校門是二校門,古色古香的月亮門,月亮門上面寫有「清華園」三個遒勁的字,令我心馳神往。知我者,王穎先老師!小學四年級時就曾經在日記本上寫下夢想,將來要讀清華大學,如今已人到中年,可惜至今仍無緣踏進清華校門一步。

2

周南,清華大學英文系85級學生,杭州人。中等身高,文弱清瘦。戴近視鏡,經常穿一件紅綠相間的T恤,一條西裝褲頭,赤腳穿一雙將要斷底的塑料泡沫涼鞋,秀氣斯文。他話不多,卻很紳士,善良細心內秀,比我小一歲,處處像男子漢一樣關照女性。

一天晚上,我請教他一個英語問題之後,閒聊起來。我們談起了文學,談起了小說,談起了《飄》《簡愛》《約翰.克里斯朵夫》《紅與黑》。他說《飄》確實譯得不錯,《約翰.克里斯朵夫》寫得最棒。我說傅東華的確翻譯得和原文很契合,我喜歡郝思嘉的性格。喜歡《簡愛》,讀過兩遍。他談起了羅曼.羅蘭,沈從文,賈平凹,他說賈平凹的《雞窩窪的人家》電影是《野山》,寫得很樸實動人。我說沈從文的《邊城》很美,有一種風情美。他說沈從文寫的是湘西風情,湘西已開發成旅遊區。他說他喜歡舒婷、顧城、北島的詩,舒婷的詩清麗哀婉,我說《致橡樹》是熱烈奔放的。他說你知道徐志摩嗎?我說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寫得很瀟灑飄逸:「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他說他喜歡古詩詞,南唐後主的詞寫得情真,「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我說李煜的詞讀後令人愁斷柔腸,「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真有盪氣迴腸之感。我說你們的大學生活很完美,他說我們的生活並不像小說中描寫的那樣美。郊遊呀,跳舞呀,談情說愛呀,其實我們覺得有時也挺無聊,挺空虛。我們禮拜日也無事可做,我們班的男孩都不會跳舞。我們考試時也很緊張的,並不像你們想象的那樣輕鬆。我說我很不滿足自己的生活,他說人和人不能相比。譬如別人考上研究生、博士,你光生氣有什麼用,只要儘自己的努力,即使不成功也無悔於自己。周南老師離別時給我寫的留言是:「相信我們的情意沒有假。」 ­

社會實踐結束後,周南老師沒回學校,直接去旅遊了。他去了湖南的張家界,拍電影《芙蓉鎮》的古鎮,這些情況是他在旅途給我寫的信中說的。那年春節他給我寄了一張明信片,畢業後就杳無音信,不知去向何方,也許出國了。離別時,我寫了一首小詩作紀念: ­

我們相識在炎熱的夏,離別在蕭瑟的秋。 ­

熱烈的夏風帶來了你,男子漢的剛健; ­

冰冷的秋風吻別你,男子漢的瀟灑! ­

校園裡偉岸的白楊,是你挺拔的身軀 ­;

教室里紛墜的音符,是你熱情的話語 ;­

草坪上茵茵的芳草,是你南方的清新 !­

綿綿秋雨訴說真摯的情誼, ­

長亭外古道邊,永遠剪不斷的愁緒 ......­

聚也匆匆,別也匆匆 ,人生幾時再相逢?

莫怨相逢太短暫,真誠的理解勝過千言; ­

我輕輕的揮了揮手,千萬個祝福盡在無言!­

告別的話兒早已說盡,唯願友誼地久天長; ­

手與手終要分開,心與心永遠相連.......­

附周南老師的兩封信

ZH:

你好!自離開葉縣已有半月,然而想起在那裡度過的時光,仍是難忘。

我們離葉後,車送我們到洛陽,在中嶽廟和少林寺停了一下,在那裡參觀了,不及電影中放映的那麼神奇,也許什麼東西都是如此,想象中的才是最好的。洛陽是傍晚時到的,第二天去了龍門石窟,那才有一種偉大的感覺,佛像是雕在山上一個個石洞裡的。我很喜歡那一種淳樸的風格,而洞外潺潺的流水憑空給佛像增添了許多空靈。我最喜的是最大的那尊盧舍那大佛,遠看是給眾生的慈愛,近看則是冷淡,使人意識到菩薩與人之間的距離。

當夜大多數同學都回家或是回北京了,因為大多數人身體都不行了,我倒是還可以。與一研究生到湘西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玩了一趟,還有拍電影《芙蓉鎮》的王村古鎮玩了一趟,最後從長沙回北京。那裡的山多是直上直下,險峻,又多樹,多水,溪水淙淙至山頂而不絕。在城裡住的時間長了更覺得它的好。王村古鎮小鎮的風味也很美,依山傍水,使人想起沈從文小說里的老多景象來了,頓覺不虛此行。到了長沙,在橘子洲頭的湘江里暢遊,則又是一大快事。只是到北京後,覺得很疲憊,休息了好幾天才緩過勁兒來。現在在學校里閒着沒事,弄幾本圍棋書看看,我們要9月21日上課。這些天87級新生報到亂的很,也休息不好,明天同學生日,又邀我去,也算是忙吧,照片在向老師那裡,一直沒碰到他,也不知洗好了沒有。袁潔等其他同學回家了,還沒回來。你現在應該給學生上課了吧,一切還順利吧?就寫到這裡,有空回信。

問王敏好!祝愉快!

周南

於八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ZH:

你好!回信已收到。由於我想等彩照洗好,給你寄,所以一拖至今,請多多原諒。因為彩照前天才洗好,辦事效率也太低了。學校里的生活,大多數時候是很單調的,我想不知你是否有過此種感覺。不過,習慣了,也不覺着什麼。這星期四,我們剛考完期末考試,為此大家也着着實實忙了好一陣子,想想和高招考試也沒什麼兩樣,都想儘量拿高分。我們這學期課程不多,但因為有英文寫作和第二外語,所以一直都感到有些緊張。第二外語我選的是日語,由於有幾次沒好好聽,現在都感到有些吃力了,看樣子多抽些時間好好補一補了。

除了學習,玩的時候也不少。前段時間的一個星期六晚,我們班主辦了一次舞會,租借了一個食堂,面向全校收門票,賣汽水,還搞的挺熱鬧的。結果還賺了幾十塊錢,算作班費。

10月31日,是西方傳統孩子們的節日HALLOWEEN(萬聖節),我們和外籍教師搞了一個聯歡會,參加者必須化妝,通常是扮做鬼,越嚇人越好,有些同學還挺下功夫,效果還挺好。有男扮成女的,還有穿了報紙糊成的裙子扮成女巫的,這倒很富有想象力。遊戲簡單,但大家都挺盡興的。

從信中得知,你換了一個學校,離平頂山更近些,可能是否更好一些。你對新的工作還習慣嗎?

祝好!

周南於清華園

87/11/15

3

那天,夏日的天空飄着濛濛細雨,袁潔老師穿長袖過膝紫色碎花連衣裙,撐一把小花傘,邁着輕盈的步子款款而來。我站在教學樓三樓的走廊上看她由遠而近,於是有了一首仿戴望舒《雨巷》的小詩:

濛濛細雨中

飄出一妙齡女郎

撐着小花傘

穿着丁香花美麗的衣裳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優雅

丁香一樣的芬芳

撐着小花傘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月亮般溫柔的目光

她飄過

像雲一般地

像雲一般地美麗輕盈

我身旁飄過這雲般的女郎

在雨中微笑

微笑又默想

她微笑在這溫柔的雨中

像星一般亮

在雨的樂曲里

散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散了她柔柔的微笑

靜靜地默想

袁潔老師是我青春歲月中見過的最漂亮最優雅的女性,她活潑而不失文靜,高貴而不失質樸。我和王敏去她宿舍玩,她把糖果剝好放進我的嘴裡。她的嗓音很好聽,教會了我們好幾首英文歌曲,《巴比倫河畔》《老黑奴》《雪絨花》《友誼天長地久》......那次晚會清華女生跳健美操,十個女生,袁潔老師跳得最棒,一投手,一舉足,盡顯女性的嫵媚風情,音樂舞蹈的神韻。

4

黃潔和周南老師講課最認真,總是下課了還在改我們的卷子。不怕辛苦,印了大量習題,晚上還去教室給我們輔導。黃潔和周南是浙江人,都話不多,人很樸實,穿衣打扮很素樸,兩人關係很親近。後來知道我媽是浙江人,他她倆對我格外好。有個禮拜天,倆人一致要求去看望我媽。於是我和王敏,還有正讀高二的男生小郝,我們五個人騎車去我家。王敏高中畢業,在一所中學教英語。我那時還不會騎自行車,周南老師騎車帶我。上午去了我家,中午在我家吃的飯。下午又騎了幾十里,去任店王敏家,晚飯在王敏家吃的。署夏天氣炎熱,那天跑了百十多里路。後來聽黃潔說周南那天不舒服,拉肚子。周南老師也沒說,一直堅持帶我,知道後心裡覺得很愧疚。那時鄉村的土路坑坑窪窪,凹凸不平,很難走。想來周老師是靠毅力堅持帶我的。因為小郝帶着黃潔老師,他不好意思讓王敏帶我。

那真是一段夢幻美好的日子。每個禮拜天晚上,校園裡都放映他們帶來的英文片子,全是經典影片,有中文字幕無中文配音。《音樂之聲》《魂斷藍橋》《愛情故事》.......第一次欣賞到這麼多優秀的外國電影,真像過節那樣幸福,影片中的這些經典歌曲,一直印記在內心深處。他們還舉辦晚會舞會,邀我們參加。當那個高大英俊的研究生男孩瀟灑地撥弄吉他,磁性渾厚的嗓音,用英文演唱美國鄉村歌曲約翰.丹佛兒的《故鄉的路帶我回家》,我的心沉浸在傷感中,無端的留下眼淚。青春的心靈,就是那麼多愁善感!如今的心早已被歲月的風塵磨礪得粗糙不堪,麻木不仁,連眼淚都不知為何物了。有天晚上,清華大學的男生去學校附近的四零五七廠,和廠里的籃球隊進行比賽。四零五七廠當時生產錄音機,現已搬遷鄭州。袁潔、黃潔、王穎先、周南老師邀請我和王敏去觀戰加油,周南老師是籃球隊的主力。那晚的裁判是我師範的同學,漯河師範體育班的楊東風。我們激動的叫「清華隊,加油!清華隊,加油!」,楊東風用奇怪的眼光看我,不明白為何我要幫外人。

周南、黃潔、王穎先、袁潔周繼紅.....不知道他她們現在何方,我想他她們大部分都在國外吧。可能他她們早已把這段在農村實踐的日子忘記,我卻會時常想起他她們,感念他她們。他她們陪我度過一段短暫美好的歲月,給了我真誠、熱情、讚揚、鼓勵、關愛、友情,這些像一縷和煦明媚的春光,照亮了我黯淡沉悶的青春歲月。­ [1]

作者簡介

鄭喜艷:女,河南人,喜歡讀書旅遊,希望書籍和行走能滋養一顆豐富的靈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