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袢性腸梗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閉袢性腸梗阻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名詞解釋
閉袢性腸梗阻是指一段腸袢兩端(遠、近端)完全被堵塞導致腸內容物通過障礙的腸梗阻。
病因
1.腸扭轉,如小腸扭轉、乙狀結腸扭轉等。
2.絞窄性疝,如腸繫膜裂孔疝、逆行性絞窄疝等。
3.晚期結腸癌與回盲瓣所形成閉袢性梗阻。
4.腸扭結。
5.束帶壓迫。
6.其他,如腸道內異物、腹內疝或腹外疝導致腸管嵌頓等。
臨床表現
1.症狀
(1)腹痛 腸扭轉所致的腸梗阻主要表現為腹部劇烈絞痛,一般位於小腹部或者臍周,呈持續性且陣發性加劇。
(2)腹脹 在一般腸梗阻症狀前,腸管迅速陷入絞窄狀態,閉袢內分泌壓迅速增大到妨礙靜脈回流,通常不出現腸管膨脹,所以腹脹很少出現。
(3)嘔吐 腸扭轉時可誘發反射性嘔吐,嘔吐發生時間比較早並且劇烈;而結腸閉袢性腸梗阻時,初期可有反射性嘔吐,後期還會出現相對較長的時間不發生嘔吐。
(4)停止排氣、排便 臨床表現為停止排便和排氣。
(5)全身症狀 可出現腸袢出血、腸壁壞死、腹腔漏液,甚至休克等。
2.體徵
(1)可見腹部膨隆,局限性腸型。
(2)腹部壓痛,可捫及壓痛的包塊。
(3)腹部叩診呈鼓音,還可叩診出移動性濁音。
(4)聽診可出現高亢的腸鳴音或氣過水聲。
檢查
1.X線檢查
腹部X線片可見「假腫瘤征」「咖啡豆征」。
2.CT檢查
可見腸管脈管放射狀分布,腸管呈「U」形,側面、斷面像三角形。梗阻部腸管呈鳥嘴征。腸管呈旋轉征。腸繫膜腫脹、充血、水腫。
診斷
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並結合腹部X線檢查可診斷。腹部立位X線片可見「假腫瘤征」「咖啡豆征」,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治療
1.非手術治療
(1)禁食、水,給予胃腸減壓。
(2)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必要時給予營養支持治療。
(3)應用廣譜抗生素,並聯合應用針對厭氧菌的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4)根據病情需要給予鎮靜、止痛、解痙藥物,但止痛劑的應用要遵循急腹症治療原則。
(5)中醫、中藥治療。
(6)閉袢性腸梗阻慎用灌腸,容易加重腸道內高壓,導致穿孔。
2.手術治療
適用於非手術治療效果差,並且合併腸管血運障礙者。手術方式有剖腹探查、腸造口術、梗阻病灶的一期切除和吻合術、腸袢的短路吻合術等。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從何而來?每個漢字,都是倉頡造出來的嗎?,搜狐,2022-10-01
- ↑ 造字的倉頡,為何叫「倉頡」?甲骨文揭開了顛覆性的一幕,搜狐,20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