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路(李海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問路》是中國當代作家李海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問路
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各地的風土人情各不相同,各地的指路方式也五花八門。回答問路都有其不同的特點。記得二十年前我到到新疆旅行,我在烏魯木齊街上拿出旅館的名片問路,當地老鄉詳細告訴我方位後,再加了一句:「馬……上!……」。我謝過以後,朝他指的方向走去。心裡想:既然他說「馬上」,應該走一會兒就能到的噢,哪知道我走了老半天還沒走到啦?好不容易走到旅館,跟導遊一說,伊認真地反問我:「嚮導對您說的'馬上』是連刀筷的,還是'大喘氣'的?如果是'連刀筷』的,就是說距離真的很近,如果是'大喘氣'的,那就是說還很遠呢!拖得越長,路就越遠。」聽了導遊的解釋,我才恍然大悟。
再有一次,我到丹東去旅行,丹東城市小巧玲瓏,市政布局都像棋盤一樣,四四方方。我向當地市民問路,答覆都是朝向:向東左拐,再向北右拐,非常明確精準,只是對我這個嘸沒什麼方向感的人來說,還是雲裡霧裡,晚上黑講、白天白講了。
到現在基本上都普及了智能手機,外地的朋友初到上海就是再不認識路,只要在「百度」或者「高德地圖」上JPS導航一下,就可以輕鬆知道方向了。而從前,外來的朋友到了上海,出了車站、碼頭,第一件事情就是問路了。
我曾經聽過外地朋友講起過他在上海問路的趣事。有一次他在路上向一個老伯伯問路:「大爺,請問從這裡到淮海路怎麼走?」老伯伯詳細地告訴他:「一直朝前走,過兩個紅綠燈,再大轉彎,穿過一條小馬路,碰鼻頭小轉彎,一歇歇就到了。」這個外地朋友聽了雲山霧罩的,一頭霧水。他跟我說:「你們上海人指路,讓我越聽越糊塗。既不指方向,拐彎也不講清左拐還是右拐。拐彎就拐彎了,還分大分小;講的是一歇歇就到了,我足足走了五十分鐘。」我跟他解釋說:「上海人普遍方向感都不是最好,上海人講的大轉彎就是指左轉彎,小轉彎是指右轉彎。他說一歇歇就不一定了,有時候就是馬上能到的;有時候真要走一程了。」您說有點意思嗎?[1]
作者簡介
李海榮 ,上海人,上海市朗誦協會會員(退休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