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自述(南宋陸游詩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閒居自述(南宋陸游詩作)
![]() |
《閒居自述》是南宋詞人陸游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首聯以自述兼議論起,剖示自己老年的心態;頷聯寫家居賞花玩石的樂趣;頸聯描寫山園清潔明淨的居住環境和自己隨便自由的日常生活;尾聯寫樂天知命的滿足感。全詩閒懶自得,卻隱含悲涼、不平之意。
作品原文
閒居自述
自許山翁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山翁:作者自指。
②懶是真:語本杜甫《漫成二首》其二:「近識峨嵋老,知余懶是真」懶,指心情閒散,不願過問世間的事。
③紛紛外物:世間紛繁雜亂的萬千事物。
④解笑:懂得笑。
⑤可人:使人滿意。
⑥素幾:樸素潔淨的几案。 白話譯文 我自稱山翁,心情懶散,世間紛繁雜亂的事物與我何干。
花如果懂得笑就會多出許多事,石頭不會說話卻使人滿意。
將窗子打掃乾淨靠着几案,閒時戴着黑頭巾穿過竹林。
風燭殘年自由蒼天掌握,即使無立錐之地,也不算貧。 創作背景編輯 此詩作於慶元二年(1196年)秋,當時作者閒居山陰,創作了這首自己老年被迫脫離主流社會而閒居「世外」的愜意生涯及其美好感受的詩作。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這首詩暗藏着詩人向佛向道的隱逸之心。「自許山翁懶是真,紛紛外物豈關身」,詩人此時年歲已高,兩鬢染霜,自號「山翁」,又道自己「懶是真」,充滿了自嘲的意味。而面對紅塵瑣事,馳騖追逐,他搖頭笑嘆,這些身外之物豈與我相關。從詩人的話語中故能知曉他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的高潔情操,但真正隱含在情懷之下的不過是濃重的失望,以及消極的隱遁之心。
「花如解笑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頷聯詩人對比花與石來闡明他的隱逸之心。表面上他似乎是在讚美「訥言」之人,但仔細想來,人若處於朝堂之上、市井之中,「解笑」必定逃脫不了;唯有在山林之中,與自然相融,這才不需言語。而在他看來,廟堂之上的巧言令色之人,就是那「解笑」之花,而詩人是不屑與之為伍的。
「淨掃明窗憑素幾,閒穿密竹岸烏巾」,這是詩人描繪自己閒居之時的悠遊姿態,表明自己隱士的身份。簡樸而自由,這是詩人美化了自己的賦閒時光。
「殘年自有青天管,便是無錐也未貧」,在尾聯中,詩人任情於天地之間,豪言道:風燭殘年也不用憂慮,命途自有蒼天掌握,即使是赤貧到無立錐之地,只要心靈充盈,自由自在,我依然不處於窮困境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