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間歇熱(intermittentfever)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發熱類型,體溫驟升可達39℃以上,持續數小時,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或正常以下,間歇數小時至數日又如此反覆發作,常見於瘧疾,急性腎盂腎炎等。

目錄

概述

人體的溫度是由代謝活動、骨骼肌肉運動等產生的熱量形成的,通過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 維持體內產熱和散熱的平衡,故正常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有時受測量時間、部位、年齡、飲食和運動等情況的影響而略有差異。在一晝夜裡,體溫呈周期性波動,凌晨2~6時最低,下午6~8時最高,變動範圍在0.6℃左右。一般口腔溫度為36~37℃,肛門溫度比口腔高0.3~0.5℃,腋下溫度比口腔低0.2~0.3℃。

體溫超過37.4℃時,稱之為發熱。37.4~38℃為 低熱,38.1~38.9℃為中度熱,39℃以上為 高熱,臨床上常把41℃以上稱為 超高熱。

間歇熱在體溫上升之前,多有惡寒或 寒戰,全身骨骼肌劇烈收縮而大量產熱,使體溫驟然上升,體溫迅速下降,時常伴有全身大汗,容易出現 虛脫。[1]

發熱處理

間歇熱常反覆 高熱,持續多日,機體消耗很大,應及時予以藥物降溫。降溫處理多半是臨時性的,應針對疾病積極治療,從根本上徹底消除發熱源。

其他常見熱型

(一)稽留熱 多為 高熱, 體溫常在39℃以上,晝夜間溫度變動範圍在1℃以內, 可持續數日或數周,見於某些急性傳染病,如 傷寒、 斑疹傷寒大葉性肺炎等。

(二)弛張熱 多為 高熱, 體溫高低不等,發熱時可達39℃以上,晝夜變動範圍大於1℃,有時體溫可降至38℃以下,但最低溫度仍在 正常體溫以上。常見於化膿性疾病、 敗血症、嚴重 肺結核、 川畸病、晚期腫瘤、惡性組織細胞病等。

(三)不規則熱 發熱時 體溫波動的範圍極不規則,持續時間也不一定,體溫曲線毫無規律。 體溫常在38℃左右或波動於37~40℃之間。臨床可見於多種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原體肺炎、 肺結核、 胸膜炎、 感染性心內膜炎、風濕熱 、 白血病等,亦可見於藥物或物理降溫之干擾。

(四)波浪熱 體溫逐漸升高,數日後又逐漸降至 低熱或正常溫度,經數日後又逐漸上升,如此反覆發作,體溫曲線呈波浪型,見於 布氏桿菌病。[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