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鬧枝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鬧枝鎮吉林省白山市臨江市下轄鎮,地處臨江市北部山區,東與樺樹鎮接壤,東南與螞蟻河鄉相連,西南與花山鎮、森工街道毗鄰,北與江源區灣溝鎮、松樹鎮交界,行政區域面積253.13平方千米。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屬洪生保;1951年,屬臨江鎮;1992年,鬧枝鄉改鎮。截至2018年末,鬧枝鎮戶籍人口有5024人。[1]

自然資源

鬧枝鎮林地資源豐富,主要野生食用植物有山芹菜、刺嫩芽、猴腿、蕨菜、薇菜等,主要野生菌類有榛蘑、凍蘑、黑木耳等,主要野生藥用植物有人參、細辛、黨參、北五味子、黃芪、尾葉香茶菜等,主要野生動物有山雞、狍子、野豬、野兔、蛤什螞(中國林蛙)、梅花鹿等,主要礦產資源有金、銅、鐵、煤、礦泉水等,急待開發利用。

歷史沿革

因此地當時經常有人砍松枝做燒柴,當地人慣稱松樹枝為鬧枝,故名。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溝內松林茂密……本地原系原始森林,清末才漸有人落戶,1908年屬洪生保,1924年屬二道溝里村,1930年為富有……1947年為臨江縣第十三區,1951年歸臨江鎮,1958年置鬧枝鄉,1959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建鎮。

規劃發展

依託自然資源優勢,以林地經濟為龍頭,以外向牽導為突破口,以科技為動力,積極扶持以林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大力開發礦業,合理髮展以人參種植、封溝養蛙為主的特產業,迅速擴充經濟總量,實現結構優化升級,提高整體競整能力,加快融入世界經濟的步伐,充分發揮鬧枝經濟的特色和優勢,建立起一個結構優化合理、功能齊全高效、系統生態平衡、資源永續利用的生態經濟支撐體系,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努力開創農村工作新局面。

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林地經濟,加快日光溫室的發展面積,加大山野菜、反季節蔬菜等綠色食品的種植面積。[2]

經濟發展

鬧枝鎮2001年農業產值達到2108萬元,特產業產值達到3151萬元;工業產值達到5697萬元;農村總收入6058萬元;GDP達到7946萬元;人均收入達到2745元。其中鬧枝鎮黑松村位居臨江市經濟發展強村之列。

勞務輸出,勞動力就業情況

全鎮共有勞動力3038人。其中85%的從事農業生產,其他的從事商業,餐飲服務業等。每年勞務輸出200人左右,其中臨時工為150人左右。

行政區劃及所轄村(屯)名錄

鬧枝鎮隸屬於臨江市。鬧枝鎮轄區總面積253.13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21個自然屯28個社,6個行政村分為黑松村、吊打村、鬧枝村、義和村、暖泉子村、冰湖村;1個國有林場,即鬧枝林場;1個居民委。常住人口5292人(2017年)。現有耕地面積803公頃。林地面積2138.9公頃。[3]

名優特產

植物山野菜有:山芹菜、刺嫩芽、猴腿、蕨菜、薇菜等,這些山野菜純屬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野生藥用植物有人參、細辛、黨參、北五味子、黃芪等,菌類有榛蘑、凍蘑、黑木耳等;野生動物有山雞、狍子、野豬、野兔、蛤什螞(中國林蛙)梅花鹿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