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於世的新津觀音寺(鄭光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聞名於世的新津觀音寺》是中國當代作家鄭光福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聞名於世的新津觀音寺
2024年元月6日,應新津區文聯,作協相邀,我參與了「新津2024年第24屆國際梨花節全國徵文採風活動」,當天下午,我們一行二十餘人參觀了位於永商鎮梨園村的「新津梨花溪」後,便順道又到了坐落在河南岸的寶橋村與九蓮村交界處的新津觀音寺。
觀音菩薩是蜀中百姓侍奉的一尊善良女性。民間有人說她是男性,但大多人說她是女性,是送子觀音。總之,歷來觀音受虔誠信佛教的人的尊敬,可以說大多佛教寺廟中都有觀音塑像。由於不少人崇拜她,於是觀音便有許多傳聞流傳於民間。如某婦女婚後懷不上小孩,旁人便會教她到觀音像前虔誠地一拜,燒送些紙錢香蠟,口中許諾求觀音菩薩保佑送子,不少婦女這一拜也果然靈驗,果然懷上孩子。生子後,為感恩,不少婦女便年年歲歲來還情燒紙,這也使該寺廟的朝拜者多多!也因此,凡塑有觀音像的地方,每到初一、十五或觀音菩薩的生期,哪怕平常時日,都會出現人山人海的人來頂禮膜拜,大多來感恩,來修善,來發慈悲,來燒香,來投些錢紙,來許個心愿,來求保佑,一旦燒紙完事,虔誠者便心安瞭然。是的,在青城前山普照寺近年塑了一座一二十來米高,全身發金光的觀音像。我因有一小屋在附近,常去見到拜者多多,絡繹不絕。今又到看這新津看這座觀音寺的觀音塑像只見朝拜者也眾多,也不亞於普照寺的朝拜者,這裡的香火內外都火星點點,觀看那幾幅精彩的明代壁畫者眾多。 我曾多次來過新津觀音寺。它建於何年,為何十分出名?這天,主人贈我的新津區地方志辦公室2022年12月編寫的《南河印象》一書十分詳細地介紹道:「寺廟創建於南宋淳熙八年(1181)。當時的觀音寺規模氣勢甚為壯觀,樓閣相連,檐牙交錯,有殿數十重」「元末,兵迭出,觀音寺受到毀滅性的破壞。」「從明宣德元年(1426)至弘治三年(1490)的60多年中,由於社會環境安定,觀音寺得以恢復重建,久後建成殿宇十二重」。「民國時期,殿宇失修,至1949年底,僅存天王、孔雀、接引、毗盧、觀音、大悲諸殿。」「鎮寺之寶」依舊完好。是的,寺內的明代主供「釋迦牟尼三身像」,「觀音寺的壁畫它們代表了明代壁畫的最高水平,六幅壁畫中的「飄海觀音」她腳踏鰲魚,手持楊枝淨瓶,直立微側,姿態優美,形象生動,面目慈祥自然。「既有菩薩之莊嚴,又有女性之溫柔。」它們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那天,我們在畫像前又仔細聆聽了新津區文管所長顏斌老師詳盡的介紹,了解了不少觀音寺廟的眾多文物古蹟,趣事。我是「老有所學」又增長了不少認知和談資。
是的,觀音的壁畫和彩塑體現的是明代宮廷畫風。《南河印象》新志書還介紹道「壁畫繪於明憲宗成化四年(1468),由北京御用監匠奉旨監工繪製。其風格屬中國傳統的工筆重彩畫,用瀝粉金膠漆繪製,畫像造型優美,神態端莊沉靜,比例準確勻稱。」
是的,在新津存留下如此寶貴的壁畫,觀音像畫也是當地老百姓一代又一代自覺地進行保護有關,也有因此地遠離大都市,較為偏遠,才使這位于山邊的新津觀音寺得以倖存!
1980年春,我曾與省市文物專家沈仲常,苟治平、梁玉文等老先生們到此地普查文物參觀,他們見了新津觀音寺壁畫,人人都發出驚嘆!當面稱讚和感謝新津縣的領導的人民群眾自覺保護工作做得好,並一再叮囑當地相關人員,一定要完好的保存,並告知我們年輕一代說:「這是不可多得的,有可能是全國唯一古時留存的寶物,特別那六幅完整的有故事的三彩壁畫。」當時給我的記憶中,那壁畫色彩與事隔四十多年的今天相比,應是相差無幾。這也足見幾十年來,新津當地文管部門是精心保護的,是一代又一代傳承文物人認真盡心盡力在保護的。今顏斌所長看似三十多歲,他這後生文管工作者知識面廣,對觀音寺文物如此了解,令我這「老成都」「老文物工作者」十分放心。這代人如此敬業,我這天看到了,很是欣慰。
是的,新津觀音寺大門外石刻介紹道:1956年6月16日,觀音寺便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觀音寺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作者簡介
鄭光福,四川成都市人,大學文化,回鄉知青,編著有《川西風情》《巴蜀留韻》《新聞采寫三十年集》等個人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