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始建於1985年,是一座綜合性的社會歷史類博物館。占地面積約20畝,建築面積3500平方 米。博物館主樓是一幢具有民族風格的樓廳式建築,氣勢恢宏,高大壯觀。館內十個陳列展廳錯落有致,廳外荷花池碧水漣漪,花草擁簇,顯得幽雅恬靜。先後被授予國家二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井岡山幹部學院科研教學基地、國家公務員(古田)特色教育基地實踐教學點、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省國防教育[1]基地、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省黨史教育基地。

發展歷史

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是在鄧子恢、張鼎丞、譚震林、楊成武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多次提議下,於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開始籌建,1986正式動工,1989年元旦陳列展覽正式對外開展,是龍巖市唯一一座全面、系統展示中央蘇區閩西革命歷史的綜合性專題博物館。館內設有「紅色閩西」、「閩西英烈」、「閩西紅土名人」、「中央蘇區·福建」等專題展覽,重點展示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閩西進行的偉大革命實踐史實和閩西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歷史貢獻。陳列主題突出、內容豐富、形式新穎,藉助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廣泛採用了圖片、燈箱、場景、雕塑等多種形式;引入觀眾的互動、體驗式參觀;巧用空間特點復原了「廖廓江天」、「紅色小上海」、「血戰湘江」等歷史場景;大大提升了展覽的趣味性和參與性。

單位級別設置為副處級,行政隸屬於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現有人員編制15人,內設辦公室、文物科、資料科、保衛科和宣傳接待科室,同時加掛龍巖市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

該館是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福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閩西老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曾獲得「全國文博系統先進集體」、「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始建於1985年,單位級別相當於副處級,人員編制15人,內設四科一定,即陳列宣傳科、文物科、資料科、保衛科和辦公室。擁有專業技術人員8人,其中副研究館員2人,文博館員5人,助理館員1人。 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對外開放的有《閩西人民革命鬥爭史》、《閩西兒女戰鬥在祖國大地》、《發展中的閩西》等三個專題展覽,展線長463米,內容豐富、翔實,陳列格式新穎大方、層次分明。展覽充分運用大量的文物、歷史照片和資料,再現了閩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進行的波瀾壯闊、不屈不撓的鬥爭及堅持「二十年紅旗不倒」輝煌歷史;謳歌了閩西兒女為了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浴血奮戰在中華大地的壯志豪情;展示了閩西人民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團結拼搏,在進行經濟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嶄新的精神風貌。 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堅持常年為觀眾開放,建館以來,共接待國內外觀眾70多萬人次,其中有溫家寶、盧嘉錫、陳丕顯、方毅、王光英、彭沖、楊成武、蕭克、馬文瑞、張震、曹剛川等黨和國家及其他重要領導人。先後與龍巖師專、閩西職業大學、龍巖師範等10多所大中專學校,以及龍巖武警支隊等單位建立了政治教育基地共建關係。經常派出專業人員到共建單位作專題報告,邀請他們組織新生、新戰士到館接受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

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建館20多年來,共接待國內外觀眾300多萬人次,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曾慶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到館視察;先後被授予國家二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井岡山幹部學院科研教學基地、國家公務員(古田)特色教育基地實踐教學點、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省國防教育基地、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省黨史教育基地;先後被評為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最佳形式設計獎、全國紅色旅遊十大景區、國家3A級旅遊景區、省級文明單位、省級園林綠化單位。

建築布局

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位於龍巖市北環路、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北側,坐北朝南,鋼筋混凝土結構3層,占地20畝(約5000平方米),1986年籌建,1989年1月正式開館。內設3個陳列,其中:

(1)閩西人民革命史陳列

該陳列設於館內一樓,較科學、準確地反映閩西人民在中國領導下,在新民主義革命中同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反動派進行前仆後繼的英勇鬥爭的史實。陳列展線900米,分5個部分,展出圖片900幅,文物800件。陳列結尾處還附有閩西籍78位將軍展覽。

(2)輝煌的50年——閩西建設事業成就展

設於2樓右側,展示了閩西人民在中國領導下,在社會主義[2]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從事的革命實踐及取得的輝煌成就,陳列展線500米,展出圖片300幅及部分文物和實物。

(3)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

設於2樓左側,展出閩西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犧牲的189位烈士及與部分烈士有關的文物、實物,展線600米,展出圖片200多幅。

基本陳列

《閩西人民革命史》、《閩西兒女戰鬥在祖國大地》、《共和國將帥的搖籃》 展覽充分運用大量的文物、歷史照片和資料,再現了閩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進行的波瀾壯闊、不屈不撓的鬥爭,以及堅持「二十年紅旗不倒」的輝煌歷史;謳歌了閩西兒女為了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浴血奮戰在中華大地的壯志豪情。共和國眾多將軍都曾在閩西進行過偉大的革命實踐,留下光輝的業績,同時錘就了68位閩西籍的開國將軍等許多優秀兒女。館內的各陳列展覽,既為單獨專題,又可有機聯結,較為完整地展現了20世紀閩西紅土地的百年光輝歷史。

珍貴藏品

劉亞樓的上將服 新中國成立以後,劉亞樓被授予上將軍銜,出任空軍司令員。

楊成武使用的望遠鏡 楊成武在抗日戰爭期間,指揮黃土嶺戰役時使用的望遠鏡。此役,擊斃日軍1500人,其中有被稱為「名將之花」的日軍中將阿部規秀。

明龍泉瓷瓶 高16厘米、腹徑8.57厘米,明代瓷器,保存完好。

《雙狀元》劇本 1863年,慶榮號祿余手抄的漢劇,內容完整。是閩西漢劇的主要劇本之一,對研究閩西漢劇有重要的意義。

視頻

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 相關視頻

尋路紅軍入閩跡 星星之火遍閩西
1930年 中國工農紅軍閩西革命根據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