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越王城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閩越王城遺址 |
中文名稱 : 閩越王城遺址 地 點 : 福建省的武夷山 時 間 :公元前202年 面 積 : 面積48萬平方米 位 於 : 福建省 |
閩越王城遺址,又稱「城村漢城遺址」位於福建省的武夷山的武夷宮景區南24公里處的興田鎮城村南部。建於公元前202年,系閩越王無諸受封於漢高祖劉邦時營建的一座王城,發現於1958年,面積48萬平方米,夯土城牆2896米,輪廓依稀可辨。是中國南方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重要考古遺址[1]。
1996年12月列為第四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12月作為武夷山境內自然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簡介
城村古城是閩越王立國後建設的。公元前202年,劉邦登上皇位,復立無諸為閩越國王[2]。無諸成為西漢中央王朝首封的少數民族異姓諸侯。無諸死後,無諸的後代東越王余善最後刻「武帝」璽自立為帝,發兵反漢。
漢武帝調遣四路大軍圍攻閩越國,漢武帝為了徹底消除後患,詔令大軍焚毀閩越國的城池宮殿。城村古城及其宮殿於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被漢武帝派遣的大軍所毀。
福建省政府專門成立了閩越王城博物館負責保護管理閩越王城遺址。武夷山市政府為了保護這處文化旅遊資源,將城村地區劃歸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統一管理,並設立了「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城村景區管理處」、「武夷山閩越王城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等機構,與福建省博物館、閩越王城博物館合作負責該區的保護、利用和展示。
目前該景區內有新建的閩越王城博物館和歷史文化積澱豐厚、人文歷史價值較高的閩越王城遺址,以及風貌古樸幽靜、個性鮮明,素有「潭北名區」之譽的古老村落--城村。它已成為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的一個重要景點。
建築群遺址
城內有大型建築群基址,已知有高胡南坪和胡北坪的宮殿建築,以及下寺崗和馬道崗,以高胡南坪建築規模最大,面積達2萬平方米,由前庭、中宮、後院三部分組成。
前庭,平面呈長方形,東面長75米,南北寬30.5米,中間地面平整,四周環繞花紋磚鋪砌的人行走道,庭外東西南三面為廂房,南面開兩個大門,北面與中宮相連接。
中宮,有主殿和兩側殿,呈東西向排列,主殿位於兩側殿之中,進深24.7米,寬37.4米,面積約930平方米,牆壁面用草拌泥抹平再抹白灰,部分殘留彩繪。地面採用石礎和橫木架鋪木地板,木地板高出地面0.4米。西側殿面積450平方米,地面結構與中間主殿相同,都是架高於地面木地板,均屬干欄式建築[3]。東側殿大部分已被後期破壞,僅存水池1處,同西側殿的天井相對稱。後院,位於主殿和側殿後部,地勢較低,平面呈狹長形,主要建築有廊廡和連結主側殿的台階、道路以及水井等設施。
建築特點
閩越王城遺址由三組東西走向的山崗和中心區——高胡坪王殿區組成。遺址坐落在枕山抱水的丘崗之上,城址跨越三座連綿小丘,依山巒起伏之勢築成,西高東低,逶迤而下。城址西倚山勢挺拔的武夷群峰,南北兩側崗阜山丘左右圍護,祟陽溪由群山峻岭中迤邐而來,碧水澄澈,縈帶其前,至城邊由西向東,再從北向南流去。城址東部的北面是一塊沖積平原,沃壤良疇,自成天地。四周重要天然屏障合而成金湯之固,使古城越發顯得氣勢磅礴,蔚為壯觀。遺址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北長約860米,東西寬約550米,面積約48萬平方米。閩越王城城牆王城四周山阜保存有較好的夯土城牆,實測周長2896米,殘存高度2~8米,普遍高度4米以上。城址有陸門4個,水門3個。城門保存完整。城外除天然深谷和窪地外,一般都有牆壕遺址。王城內部建築城內地形分南、北、中三個部分:南部為大崗頭;北部有馬道崗;中部由下寺崗、下寺坪和高胡坪組成。宮殿區位於城內中央的高胡坪上,體現了中國古代「宮殿居中」的擇中觀。在城址中,40餘年來陸續出土了數萬件漢代文物,具有很高的價值,其精粹部分珍藏於福建省博物館和武夷山閩越王城博物館。城村古村位於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南20公里、城村漢城遺址的北側,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古村,建於宋代。近千年前由趙、林、李三大姓聚族始居於此,形成了文化古蹟眾多的古村鎮,主要古建築有古粵門、趙氏家祠、李氏家祠、華光廟、百歲坊、慈雲閣、藥王廟等[4]。
在城廂街道湘湖村城山之巔,海拔128米,是越王勾踐屯兵抗吳之地,故名越王城,又名越王台。它利用山脊的自然走向,取城堡內土夯築而成,城垣底寬6至8米,上寬1至2米,南3至5米不等,周長1091.2米,面積2萬餘平方米,城中間低平,四周高起。內壁稍緩,以利軍士上下,外壁十分陡峭,四角有寬大高隆的台地。南北兩面山脊的中間有一出入通道,志稱「馬門」。經省、市文物部門考古發掘,城堡內出土了石刀、石錛、印紋硬陶、原始青瓷等文物,證實為春秋末至戰國時期的文化遺存。
1990年8月,參加國際百越文化學術研討會的120多位中外專家,登山考察了越王城遺址。公元前494年,越決戰於夫椒(今吳興縣),越軍大敗,勾踐率3000殘部退守錢塘江南岸,憑藉城山險要,夯土為牆,屯兵困守。吳王夫差統領號稱10萬兵馬追擊越軍,將城山團團圍住。「吳意越必乏水,以鹽魚為饋。越取雙魚答之,遂解圍。」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尋訪勾踐遺蹤,發思古之幽情,寫下大量城山懷古詩、「城山懷古」因而被譽為舊時「湘湖八景」之一。
周邊環境
北崗祖廟遺址是閩越國的祖廟所在地,位於閩越王城遺址東門外左側,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從宗廟遺址往前走,就可步入王城,首先到達的是東城門。從東城門門墩分別向南、向北延伸,是城村古老的城牆,至今仍蜿蜒於連綿起伏的山樑之上,橫亘於荒草荊莽叢中,輪廓依稀可見。儘管牆頂灌木叢生,牆身被苔蘚封滿,但層次仍清晰可辨。東西城門之間有一條主幹道相通,路面寬約10-12米,系用河卵石鋪面,原來的路已經湮埋於地下,透過考古留下的「窗口」,仍能看到兩千多年前古道的風貌。這條主幹道是當年城內主要的車馬道,閩越王出巡的馬車就曾奔馳在這條路上。城內河卵石路南一條現稱"王殿壠"的山壠田,原是古王城的內河。閩越人巧妙利用山勢,在城址西北面開鑿一條兩千餘米長的渠道,將城內外的水相互接通,形成一個環形的流水網。這不但便於城內居民排水、用水;還極大地便利了交通運輸。河卵石路北是王城主宮殿區,處於整個城址的中央位置,體現了中國古代"宮殿居中"的"擇中"觀。它的結構大體由大門、門衛房、庭院、殿堂、東西廂房、東西廊廡、西側殿、東暖房、浴池和西天井等組成。主殿坐北朝南,居建築組群中央,東西38米,南北25米,面積930平方米。這是一座"杆欄式"結構的建築,它採用架空於地面鋪地板的建築手法,上層供居住,下層有隔離空間,可使空氣流通,減少潮濕,還可以防止蟲蛇侵害。閩越王城宮殿在格局和用材上,儘量追仿秦都漢宮的作風,但在宮室房屋結構及一些裝飾材料上,仍保留不少閩越地方文化色彩。
王城歷史
閩越王城始建於公元前202年,系閩越王無諸受封於漢高祖劉邦後營建的一座王城。無諸的先祖系越王勾踐的後裔,公元前334年楚滅越後,越之餘部退至福建,傳至無諸立國稱王,即《史記》為之立傳的閩越國。閩越國的建立,揭開了福建文明史的第一頁,無諸可稱得上是「開閩始祖」。閩越(也稱閩粵),是中國南方百越族群中的一支,主要聚居在今福建省境內,全國著名考古學家王學理研究員指出:閩越族,主要生活在福建武夷山至台灣海峽一帶。先秦時期,他們利用福建水陸自然資源的地利,過着稻耕與魚撈的經濟生活,創造出獨具地方風格的幾何印陶文化,開始邁入了青銅時代門檻。閩越國是福建歷史上地方割據政權中時間最早最長,也最為強盛的諸侯國[5]。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歲月中,閩越人民既保持了福建遠古文化中的風俗習慣、宗教觀念等,又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效法中原內地,從而創造出燦爛一時的閩越古國文化。這些早已消逝在歷史長河中的古老文明,在武夷山閩越王城中得到提示。該城是中國南方保存最完整的漢代諸侯王城,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透視福建上古文明的一扇亮麗的窗口。
相關記載
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振長策而御宇內,制六合,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平百越,百越之君挽首系命委命下吏。無諸被削去王號,廢為「君長」。秦王朝在閩越故地設置閩中郡。秦朝末年,閩越王無諸率閩中兵將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反秦大起義,與中原人民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接着又參加了漢高祖劉邦對西楚霸王項羽的戰爭。閩中軍驍勇善戰,無諸為劉邦戰勝項羽貢獻了力量。公元前202年,劉邦登上皇位,復立無諸為閩越國王。無諸成為西漢中央王朝首封的少數民族異姓諸侯。城村古城就是閩越王立國後建設的。無諸在位時,維持着與漢中央王朝的良好關係。無諸死後,子孫內訌迭起,頻頻挑起戰爭。曾北並東甌,南擊南越,百越臣服,周邊的劉姓諸侯國均以財物珍寶交好閩越國。閩越國已成為西漢王朝南方的一股強大的割據勢力。閩越王無諸的後代東越王余善最後發展到刻「武帝」璽,自立為帝,發兵反漢。這時的西漢王朝經過近百年的休養生息,國富民強,特別是漢武帝在位期間,漢朝進入鼎盛時期,他不能容忍各邊遠地區政權的日益強大。漢武帝在擊敗北方匈奴,解除北方邊患之後,調遣四路大軍共數十萬人圍攻閩越國。漢王朝同時對閩越國內部採取分化瓦解的手段,爭取了閩越繇王居股和部分貴族殺余善後降漢。漢武帝為了徹底消除後患,詔令大軍將閩越舉國遷往江淮內地,焚毀閩越國的城池宮殿。城村古城及其宮殿正是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被漢武帝派遣的大軍所毀。
視頻
閩越王城遺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物產資源,中國武夷山市政府網
- ↑ 開閩始祖是無諸,新浪博客,2010-05-30
- ↑ 南方少數民族干欄式建築 ,民族學博物館
- ↑ 閩越王城遺址的建築:氣勢磅礴 蔚為壯觀,華夏經緯,2010-6-29
- ↑ 福建史上地方割據政權中時間最長的閩越國,最後為何滅亡?,趣歷史,201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