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闊鼻下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闊鼻下目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闊鼻下目靈長目類人猿亞目的一下目。即新大陸猴,是新大陸唯一的靈長類,可能於始新世晚期從非洲到達南美洲。

簡介

靈長目類人猿亞目的一下目。即新大陸猴,是新大陸唯一的靈長類,可能於始新世晚期從非洲到達南美洲,並在那裡獨立演化,形成種類繁多的一個類群。闊鼻下目是高等靈長類中比較原始的一支,其化石不很豐富,化石種類和現生類型非常相似。闊鼻下目最顯著的特徵是鼻部軟骨間隔很寬,鼻孔開向側方,鼻孔之間的距離比較遠,鼻甲基部分開,其它的特徵還包括有三個前臼齒等。闊鼻下目傳統上分為體型較大的捲尾猴科Cebidae和體型較小的狨猴科Callitrichidae,其中介於二者之間的跳猴(節尾猴)有時也單列為一跳猴科Callimiconidae。也有些分類體系將所有的新大陸猴都併入捲尾猴科。有些較新的研究表明捲尾猴科的捲尾猴、夜猴實際上和狨猴關係比和捲尾猴科的其它成員更加接近,這樣有些新的分類體系就將捲尾猴科的其它成員移出而單列為蜘蛛猴科Atelidae,而將狨猴和跳猴移入捲尾猴科。但也有截然不同的意見,比如認為捲尾猴和青猴的關係比較密切,而並非和狨猴關係密切。

評價

包括4屬42種。分布於南美洲熱帶地區。體型似松鼠或略大,體長13~37厘米,尾長15~42厘米,體重70~1000克;外型多樣性大,頭、臉的模樣似哈巴狗或獅子頭,有的具白色長須;頭圓,耳大而裸露或僅有稀疏的毛;體被毛,絲絨狀,色澤多樣;尾長,末端多具長毛;僅大腳趾具扁甲,其餘各指、趾均為爪狀的尖爪;胸部有1對乳頭;後肢比前肢長;牙齒32枚。棲於熱帶雨林或熱帶森林草原的樹冠上層,很少到地面活動。吃水果、堅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亦食昆蟲、蜘蛛、青蛙 、小蜥蜴和鳥蛋。視覺敏銳,聽、嗅覺次之。白天活動,以家族形式3~12隻結群生活。雙親共同哺育幼仔,交換着背或抱。妊娠期130~160天,通常每胎產2仔 。哺育期42~84天。多為稀有物種。[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