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姓 - 姓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闞姓 |
闞姓,出自姜姓,是中國的姓氏之一,以封地名為氏。在《百家姓》中排第380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有部分闞氏族人外遷之東北及山西一帶。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闞姓 [1]
得姓方式 以封地名為氏
拼音 kàn
名人 闞止 闞澤 闞麗君
郡 望 天水、會稽
釋義
闞:
讀音:kàn
1.望。
2.姓
起源
闞姓主要源自:姜姓。
闞姓,出自姜姓,以封地名為氏。闞姓是中國的姓氏之一,2017年人口在《百家姓》中排第294位,人口19.6萬人。闞,讀音為kàn,總筆畫數為14。
闞姓源出有:
闞姓起源一
出自姜姓,以封地名為氏。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止,被封於闞(今山東省汶上縣西南,也有山東新泰新汶之說),世稱闞止,齊簡公時任丞相,後代以封邑為姓,形成闞氏。
闞姓起源二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魯國闞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邑於柴汶河畔(今山東新泰新汶),稱闞邑。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闞是魯國的一個地名,即第一個淵源中提到的古闞國之地。
闞姓起源三
是出自蚩尤,《皇覽·冢墓記》記載,蚩尤冢高七丈,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中,因而說蚩尤姓闞,
其後代亦姓闞,並於每年十月祭祀蚩尤。《續夷堅志》記載,華州有蚩尤城。相傳蚩尤闞姓,所以叫做闞蚩尤城,周圍闞姓比較多。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今山東陽穀縣境內)闞鄉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亘天,如匹絳帛,民名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陽鉅野縣(今濟寧市)重聚,大小與闞冢等.這一記載與《史記》是一致的。
闞氏是一個典型的漢族姓氏,人口總數在中國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八十位。古代春秋時期,齊國有位高官叫「止」,受封享用闞地的物產,人們就稱他為闞止。他的後代,就以封地為姓,世代相傳,闞地就在現今山東汶上縣一帶。而闞的先人,追溯上去就是姜太公,即輔助周文王、周武王的呂尚,呂尚也是齊國的創建人。所以闞姓是源自姜姓的。而姜姓始祖正是神農炎帝,炎帝出生於陝西歧山西南的姜水之演,就以姜為姓,其後人因功受封呂國,以呂為氏;闞屯正是炎帝的傳人。據《尚友錄》的記載,春秋時期,齊國有個大夫名止,受封於闞地(在今山東省汶上縣境),人們就稱他為闞止,他的後代就以封地為姓,世代相傳姓闞。一支於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名將軍闞姜尊鎮守蒙邑東門,並在此建東門村(今蒙陰下東門村),其間族人曾赴東陽府為官,東陽府東晉時期所建(今青州北關),元大德年間又有族人闞顯忠任益都路總管府知事,可考者自元、明始時,分遷各地:蒙陰寨子(今鋼城區)、萊蕪丈八丘、泰安西莊、泰安汶口東崔村(今寧陽)、沂源草埠官莊(今魯村官莊)、益都(今青州)、岳陽山前(今博山天井灣一帶)、臨淄城北新集(今闞家寨)、濟南府(濟南、章丘周邊)、微山湖、雲門山後,沂水界湖(今沂南)、沂水埠口、新泰放城闞家莊、泗水南賀莊及東北、口外(張家口、承德一帶)、江蘇通州府(今南通)、江蘇六合地區垛石橋、江蘇邳州、山西古縣、吉縣、山西臨汾襄陵縣古山莊(今襄汾縣)、山西屯留縣蘇村、陝西華縣、陝西延長縣、河南洛寧王范莊、河南鄭州及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一支沿京杭運河南遷至眙盱,揚州,江浙,閩台。又有一小支,從眙盱沿淮河上溯向西,散居於淮河兩岸。一支於明朝初年,遷徙於今灤縣境內,現聚居於兩個村莊。一支於明朝末年,隨軍駐紮北京南口鎮,因屢立戰功,朝廷降旨家族墳地可種45棵萬年松,現後人多居於昌平區南口鎮北虎峪村,約有200人,一支於民國左右北上,來到北京,現散居於北京通州區,又以通州區胡各莊鄉黎辛莊居多,約有150人左右,之後有部分外分。江蘇徐州賈汪區汴塘鎮有一闞山村,建有闞氏祠堂。新中國成立前後有部分人外遷之東北及山西一帶。根據《姓氏考略》記載:音瞰。齊邑,魯昭公在乾侯取闞是也。齊大夫食采者氏焉。望出天水、會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有部分闞氏族人外遷之東北及山西一帶。河南闞氏族人的一支隨國民黨軍遷至台灣省桃源縣散居,安徽闞氏族人的一支則隨國民黨軍遷至台灣省嘉義市散居。
天水郡:天水在西漢時稱上縣,屬隴西郡,漢武帝時置天水郡,天水屬大水郡所轄;東漢時天水郡改為漢陽郡;三國時為蜀魏相爭之地。以後歸屬雖有變化,但天水之名始終未變。
會稽郡: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以故吳越地置會稽郡,郡治吳(今蘇州)。原越地稱大越,隸會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東巡至會稽,更名大越曰山陰,山陰縣名始此。
山東齊魯堂、東蒙闞氏、安徽孝謹堂
一、闞(闞)kàn
現行較常見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涉縣、樂亭,山東之魚台、平度、昌樂、平邑、龍口,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湖北之老河口,安徽之涇縣,廣東之澄海,廣西之田林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鄭樵注云:「齊卿闞止之後也。」《姓氏考略》亦註:「音『瞰』,齊邑,魯昭公在乾侯取闞是也。齊大夫食采者氏焉。望出天水、會稽。」闞本邑名,此當以邑為氏。闞邑在今山東東平縣西北。三國時吳有闞澤,山陽人,太子太傅;唐代有闞棱,章丘人,越州都督;宋代有闞洞、闞洙;元代有闞文興,建康人;明代有闞雲,成化舉人,任知縣;又有闞繼禹,嘉靖進士。
二、闞(闞)
闞姓分布:分布較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01%。尤以江蘇、山東等省多此姓,2省闞姓約占全國闞姓人口55%。
闞姓起源:
1、黃帝支系姞姓之裔封於闞,即壽張之闞鄉(故城在今山東陽穀、河南范縣境內),後因以為氏。
2、闞,春秋時齊邑(故城在今山東汶上西南之南旺河中),魯昭公取闞,即為其地,齊大夫食采於此,因氏。一說,春秋時齊悼公大夫闞止之後。
3、滿族姓。
歷史名人
闞姓古代名人
闞澤三國,字德潤。吳國山陰人。少時家貧,幫人抄書為業,每抄完一篇,朗讀一遍,追師論講,究覽群籍。後來不但成為學者,而且精通曆法數學,並舉孝廉。進拜太子太傅。每次朝廷大議,經典所疑,都請教於他。以儒學勤勞,封為都鄉侯。
闞駰南北朝,字玄陰,後魏時敦煌人,自小聰敏好學,博通經傳,三史群言,經目則誦,在學界就已出名,時人謂之宿讀,後來在朝中做尚書官。他注王朗《易傳》,又撰《十三州志》行於世。官秘書考課郎中時,給文吏三十人,典校經籍,刊定諸子三千餘卷,為中國文化史的整理作出了貢獻。
闞棱唐朝,伏威邑人,猛將,其貌魁雄,善用兩刃刀,其長丈,名曰「陌刀」,一揮殺數人,前無堅對。伏威據江淮,以戰功顯,署左將軍。部兵皆群盜,橫相侵牟,棱案罪殺之,雖親故無脫者,至道不舉遺。從伏威入朝,拜左領軍將軍、越州都督。公祏反,棱與南討,青山之戰,與陳正通遇,陳方接,棱脫兜鍪謂眾曰:「不識我邪?何敢戰!」其徒多棱舊部,氣遂索,至有拜者。公祏破,棱功多,然頗自伐。公祏被擒,乃誣與己謀;又伏威、王雄誕及棱貲產在丹陽者當原,而趙郡王孝恭悉籍入之,棱自訴,忤孝恭。遂以謀反誅。
闞姓近代名人
闞禹平(1891-1933.11),湖北省通山縣人。1925年參加革命,同年在通山縣鎮南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時期,1925年任通山縣鎮南中學黨支部負責人。先後在陽新、通山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組織建立農民赤衛軍,並參加鄂南暴動。1927年,鄂南暴動失敗後,與葉金波等人領導農民赤衛軍開展游擊戰爭,創建了以沉水山為中心的赤色根據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8月參加通山秋收起義,成功地奪取縣城,消滅了縣內的主要反動勢力,建立了工農政府,任通山縣工農政府委員會委員,擴大了農民革命軍,為鄂南農民秋收起義建立了後方基地。1928年通山縣委在大畈竹林下重新成立,當選為中共通山縣委委員。與葉金波、阮旦明、譚俊華、阮立梅等人團結戰鬥,恢復與整頓了5個區委和2個特支。各鄉村建立了43個黨支部,黨員人數421人,有組織的工農游擊隊近1000人。1930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紅3師成立,任紅3師軍需科科長,負責全師的給養供應。經常帶領後勤人員籌糧籌款,並親自組建了紅3師後方醫院和被服廠。還參加指揮了大畈、通山、龍港等戰鬥,受到鄂東南道委表彰。1932年11月隨紅3師轉戰江西。當部隊行至橫路時,遇敵重兵伏擊。紅軍浴血奮戰,部隊傷亡慘重。部隊突出重圍後,回到龍港休整,被當時鄂東南道委保衛局以「改組派」罪名,錯殺於龍港,時年42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