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縣白沙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陽朔縣白沙鎮位於陽朔縣中部,北距桂林市56千米,南距陽朔縣城9千米,轄區總面積154.2平方千米。
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白沙鄉。1984年10月,撤銷人民公社改稱白沙鎮。截至2019年末,白沙鎮總人口5萬,下轄1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白沙街吉祥北街18號。
2018年,白沙鎮組織稅收收入1662萬元,同比增長7.39%;鎮本級稅收收入完成523.6萬元,同比增長7.6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3億元,農民人均年收入17134元。
2012年12月24日,白沙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公布為國家級生態鄉鎮。2018年,白沙鎮入選2018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 [1]
中文名: 白沙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
地理位置: 陽朔縣中部
面 積: 154.2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白沙街吉祥北街18號
電話區號: 0773
人口數量: 5 萬
車牌代碼: 桂C
目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白沙鎮位於陽朔縣中部,北距桂林市56千米,南距陽朔縣城9千米,轄區總面積154.2平方千米,集鎮面積約3平方千米。
土地資源
白沙鎮有耕地面積3.8萬畝,其中水田1533.33公頃。
經濟
綜述
2018年,白沙鎮組織稅收收入1662萬元,同比增長7.39%;鎮本級稅收收入完成523.6萬元,同比增長7.6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3億元,農民人均年收入17134元。
第一產業
2018年,白沙鎮金橘種植總面積6133.33公頃,苗木花卉種植面積保持666.67公頃。
第二產業
2018年,白沙鎮有企業1077個,從業人數達7485人,其中工業企業287個,包括槊料泡沫筐生產、大理石加工、水果清洗包裝、竹木衣架,工業總產值約7.7億元。
第三產業
2018年,白沙鎮遇龍河白沙段營業額7485萬元,占遇龍河收益的67%,分紅達758萬元,其中舊縣村委86萬元,遇龍村委470萬元,觀橋村委198萬元,中間嵅村2.8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03年末,白沙鎮有初級中學2所、小學15所、幼兒園2所;全鎮教師366人,在校中小學生6064人,入園幼兒638人;適齡兒童人學率達100%,普及率達100%;縣屬白沙高級中學設在白沙鎮轄區內。
文化事業
2018年,白沙鎮開展各種群眾性文化活動30多場次。
醫療衛生
截至2003年末,白沙鎮有鎮中心醫院1所,占地6063平方米,建築面積3563平方米,醫務人員45人,設有中、西醫及燒傷科、內外科、婦產科檢驗科、五官科;醫療設備基本齊全。 2018年,白沙鎮門診6.34萬餘人,住院4109人次,住院補償金額970萬元。人口出生率為9.96‰,出生政策符合率為97%,人口死亡率6.9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05‰,採取各種節育措施189例。徵收違法生育社會撫養費7.2萬元。
社會保障
2018年,白沙鎮發放優撫金207.25萬元;社會救濟371.9萬元;救災救濟5.16萬元;城鄉醫療救助6.72萬元;重度殘疾人16.62萬元。其中低保金11.37萬元,農村低保金121.73萬元,臨時救助18.6萬元,80歲老人補助37.62萬元。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27150人,60周歲以上享受養老金待遇7850人。
精準幫扶
2018年,白沙鎮有112名幫扶隊員及22名信息員,幫扶貧困戶402戶1208人;年內,完成脫貧攻堅巡視、考核、督查、評估、審計、民主監督等發現和反饋問題14批次、九大類35個方面180個問題整改;貧困村蔡村65戶204人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摘帽;完成危房改造37戶,補助資金114.36萬元;投入貧困村基礎設施、村級服務中心建設資金334萬元;補貼貧困戶房屋修繕資金28萬元;發放產業獎補資金260戶37萬元;發放結對幫扶資金305戶45.5萬元;全鎮「5+2」產業模式「柑橘、百香果、雞、蜜、蜂、鄉村旅遊+花卉苗木、牛」特色產業覆蓋80%以上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