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陽荷(拉丁學名:Zingiber striolatum Diels),芭蕉目姜科姜屬植物。
該類植物分布中國安徽、陝西、江蘇、江西、福建、湖北、湖南、海南等地。
陽荷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白色,微有芳香味。
葉片呈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葉背被極疏柔毛至無毛
總花梗長,花序近卵形,苞片紅色呈寬卵形或橢圓形,花冠管白色,裂片呈長圓狀披針形,白色或稍帶黃色蒴果內果皮紅色;
種子黑色。陽荷喜肥沃、疏鬆、濕潤和涼爽的環境,較耐陰,不耐高溫與強光。
分布區域
中國安徽省、陝西省、江蘇省、江西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廣東省、廣西自治區、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 展開
形態特徵
多年生 草本,株高1-1.5米;根莖白色,微有芳香味。
葉片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5-35厘米,寬3-6厘米,頂端具尾尖,基部漸狹,葉背被極疏柔毛至無毛;葉柄長0.8-1.2厘米;
葉舌2裂,膜質,長4-7毫米,具褐色條紋。
總 花梗長1-5-2厘米(或有時更長),被2-3枚鱗片;花序近卵形,苞片紅色,寬卵形或橢圓形,長3.5-5厘米,被疏柔毛;
花萼長5厘米,膜質; 花冠管白色,長4-6厘米,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3-3.5厘米,白色或稍帶黃色,有紫褐色條紋;
唇瓣倒卵形,長3厘米,寬2.6厘米,淺紫色,側裂片長約5毫米;
花絲極短,花葯室披針形,長1.5厘米,藥隔附屬體喙狀,長1.5厘米。
蒴果長3.5厘米,熟時開裂成3瓣,內果皮紅色;種子黑色,被白色假種皮。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長習性
陽荷姜喜肥沃、疏鬆、濕潤、涼爽環境,較耐陰,不耐高溫與強光。
因而大面積種植陽荷姜,最好選擇降雨充沛、雲霧較多、夏季涼爽、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的二高山地區。
分布範圍
分布中國安徽省、陝西省、江蘇省、江西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廣東省、廣西自治區、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生於林蔭下、溪邊,海拔300-1900米。
繁殖栽培
繁殖方式
可用種子播種 育苗,也可用地下莖繁殖。
一般用地下莖分割繁殖,將地下莖挖起,每塊2-3芽切開,作繁殖材料。
用種子播種育苗,種子發芽率低,苗期長,在種塊充足的條件下,一般不採用種子繁殖。
定植地上部枯萎後至地下根莖萌芽前均可定植,鄂西南等地在11月中下旬至翌年2月止。
在這段時期內,早定植比遲定植好。春季 萌芽時定植,生長不良,當年生長的地下莖小,
生長花薹也較少。若在11月份定植,翌年生長嫩芽和花薹,可收穫一定的產量。
種子播種育苗,宜在3月中旬播種,苗期180-220天。定植溝上株距60-70厘米,地下莖平放在其上,
芽朝上,種苗2.7×10 4-3.3×10 4株/hm 2,覆土後澆水糞肥3.0×104kg/hm 2,使莖與土密接。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1]
陽荷全身都具有獨特的香味,它的枝葉、根莖、花果可以祛風止痛、清腫解毒、止咳平喘、化積健胃,
具有極好的藥用價值,尤其對治療便秘、糖尿病有特效。它的嫩芽、莖果味道鮮美,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多種氨基酸以及有「第七大營養元素」之稱的膳食纖維,
是名貴的「山珍」,春季可采其剛出圖的嫩芽涼拌或炒食,鮮香可口;
夏季可采其紅色花苞炒食或與辣椒製成泡菜,風味獨特,秋季可將其花鹽漬、醬醃或炒肉;冬季其地下根莖肥美味鮮,煎炒燉燒皆可。
經常使用陽荷,能夠強身健體、潤澤膚色、延緩衰老。
園林價值
在春日和炎夏,碧葉婆娑,葳蕤成叢。每當秋風蕭瑟、百花紛謝時節,其根莖處便會湧現出碩大的紫紅色蕾果,
開裂時妖艷嫵媚、芬芳怡人,猶如奇花綻放。
陽荷優美的形態還可以用於城市園林、花壇的硫化造景、裝飾點綴,
尤其適宜庭院種植及盆栽觀賞,不僅野趣橫生、使人賞心悅目,夏、秋之際,其怡人的清香還具有驅蚊避蟲的奇特功效。
經濟價值
根莖可提取 芳香油,用於低級皂用香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