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莖勃起
陰莖勃起 |
![]() |
陰莖勃起,(erection of penis)指男性陰莖受刺激後,血管舒張,血液快速地充入陰莖海綿體,最終導致陰莖撐起,變硬變長的過程。勃起的陰莖可以較自如地插入女性的陰道中進行性交。常見的勃起相關疾病有勃起功能障礙與陰莖異常勃起。男性可以通過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解除心理負擔、培養良好體格、進行有規律的性生活等方式改善自己的勃起狀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陰莖勃起 [1]
外文名稱 erection of penis
生理機制
陰莖勃起是一個複雜的心理-生理過程。可簡單概括為,各種刺激(生理、心理)使副交感神經興奮後,陰莖海綿體內小動脈和血管竇擴張,流入血量增加,陰莖膨大,同時膨大的海綿體壓迫靜脈血管,流出量減小,使陰莖進一步膨大勃起。
陰莖勃起過程的3個時相:現有學者將陰莖勃起整個過程劃分為3個時相:①血管相(主動的)通過脊髓和皮質的反射作用。在副交感神經(骶部的勃起中樞、盆神經)的影響下,動脈內腔增大,功能性靜脈收縮並在勃起墊的幫助下主動地關閉,從而勃起體發生脹大;②筋膜相(被動的)由於勃起體的增大,深靜脈系統受到陰莖筋膜的壓縮;③白膜相(被動的)通過白膜的剪切機制閉合穿越白膜的所有靜脈,繼而使陰莖勃起而堅挺。由此可見神經控制在勃起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有學者將陰莖勃起整個過程劃分為3個期:啟動期、充盈期和維持期。
陰莖解剖:陰莖勃起組織包括位於陰莖背側的一對陰莖海綿體和位於其腹側的尿道海綿體,各自為陰莖白膜所包裹,三者由陰莖筋膜圍成一體。供應陰莖血液的陰莖背、深動脈均發自於陰部內動脈。陰莖背動脈行走於陰莖海綿體的陰莖筋膜和白膜之間;陰莖深動脈(即陰莖海綿體動脈)作為中心動脈從陰莖腳進入經陰莖海綿體導向陰莖末端。背、深動脈系統之間有着眾多的吻合支溝通。尿道海綿體和龜頭的靜脈引流主要通過背淺靜脈,而陰莖海綿體的引流主要是背深靜脈。複雜的陰莖瓣膜系統是維持正常勃起的主要解剖結構,存在於陰莖靜脈系統內,這個系統最重要的作用是使海綿體組織在勃起時不出現海綿體靜脈血液的流動,一般在陰莖懸韌帶之上有1組深部背側瓣膜管制着陰莖的靜脈血流。
陰莖勃起的血流動力學:有關勃起與勃起消退的生理學實際上是一個器官在一定容量下所呈現的流入與流出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根據陰莖的大小,勃起時容量的增加80~200mL,這種變化在青年人大約需要5s,年齡較大的人則需要7min。當陰莖勃起時陰莖內動脈血流量比鬆弛時增大許多倍,陰莖動脈4個分支的血流量也明顯增加。至於勃起時陰莖內靜脈是否收縮及靜脈流出量是否會受到限制,尚沒有確切的結論,但是靜脈外流量過大時則可能導致陽萎。
陰莖勃起的神經生理學:陰莖由自主神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及軀體神經(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共同支配。動物試驗已證實刺激陰莖海綿體神經和盆神經叢(主要為副交感神經)時可以誘發陰莖勃起而刺激腹下神經或交感干(主要為交感神經)時則可以引起陰莖軟縮。說明骶部副交感神經司職陰莖勃起功能,而腰胸部交感神經則主導陰莖疲軟作用。陰莖體神經的傳入神經是髂腹股溝神經、會陰神經、陰莖背神經和陰部神經的分支。精細感覺位於脊髓背束,第二個神經元的胞突接合位於延髓的薄核,第三個神經元位於丘腦的側方,終止於大腦皮質的中央後回,在終端之前分出側支到達中腦的網狀質。傳入神經也經脊髓丘腦束、中腦與中央後回相連接。由此可證明陰莖的神經支配既受脊髓亦受大腦的控制。脊髓節段存在着2個影響勃起的中樞。骶部S2-S4 為副交感神經中樞,通過勃起神經(盆神經)傳出衝動支配勃起組織。T12-L1 的胸腰中樞發出交感神經對勃起產生影響,對射精過程也有重要作用。
陰莖勃起發生、消退機制:
1.刺激傳導到骶副交感神經的過程:生理性刺激可通過感覺神經通路傳導到骶髓S2~S4,同時一部分上行的神經還將痛、溫、觸覺傳至大腦皮層感知和分析;心理性刺激,如與性相關的視、聽、味、嗅覺等,則是通過不同的通路刺激大腦皮層,接着大腦皮層將衝動傳至下丘腦,下丘腦前部將衝動傳至骶髓S2~S4。不過,下丘腦並非只通過刺激骶髓來影響勃起,其神經核的神經元含有肽神經遞質,包括催產素和加壓素等,這些遞質也可能與勃起有關,此外,某些情況下,心理性勃起也可以由下丘腦傳遞至交感神經觸發 。
2.陰莖海綿體內平滑肌細胞舒張過程:下丘腦或骶髓低級中樞發出衝動,神經衝動傳至陰莖海綿體,副交感神經神經末梢及血管內皮細胞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催化下合成、釋放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進入平滑肌細胞內,激活鳥苷酸環化酶(guanylate cyclase,GC),使平滑肌細胞內的環磷酸鳥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增多,後者激活蛋白酶K,作用於鈣離子通道,使細胞內鈣離子濃度降低,平滑肌細胞舒張。一氧化氮-環磷酸鳥苷(NO-cGMP)是陰莖勃起非常重要的一個分子生物學通路,但並不是唯一的通路,除一氧化氮外,與平滑肌舒張、陰莖勃起相關的物質還包括乙酰膽鹼、血管活性腸肽、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前列腺素E2(PGE2)、環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等。
3.勃起的充血過程:陰莖海綿體內小動脈及血管竇的平滑肌細胞舒張後,海綿體血管竇擴張,動脈血流量增加,陰莖海綿體充血脹大。脹大的陰莖海綿體壓迫白膜下的小靜脈,使靜脈流出道關閉,盆底肌(如運動神經支配的坐骨海綿體肌)的收縮也可壓迫海綿體,使之進一步脹大、堅硬而產生勃起。可見,平滑肌狀態、動脈血流量血流速度及靜脈血流出阻力是陰莖勃起的三個要素。
4.消退過程:當交感神經受刺激時,陰莖海綿體平滑肌內磷酸二酯酶(PDE)增多,將環磷酸鳥苷降解成單磷酸鳥苷(GMP),使其失去活性,於是環磷酸鳥苷與其下游物質引發的生理效應減輕甚至消失,細胞內鈣離子濃度上升,平滑肌細胞收縮,造成動脈血流量減少,海綿體壓力下降,靜脈開放,大量血液流出,陰莖開始疲軟。磷酸二酯酶有多個亞型,人海綿體內最主要起作用的是5型磷酸二酯酶(PDE5),藥物萬艾可(俗稱偉哥)便是通過抑制5型磷酸二酯酶來發揮抑制勃起消退的作用。同勃起的發生過程,5型磷酸二酯酶也不是唯一與消退相關的物質,其他還有去甲腎上腺素、內皮素、PGF2(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前列腺素)等。
生理功能
勃起的陰莖可以較自如地插入女性的陰道中進行性交。勃起的陰莖與恥骨相比較的角度被稱為陰莖-恥骨角或簡稱為勃起角。測量勃起角度時需保持站立,而非坐着或躺着。0°的角度是指陰莖豎直向上,觸碰到腹部。90°是指陰莖直接指向前方。180°是指陰莖直接向下指向地板 。男性陰莖的勃起角度存在個體差異,90%的男性站立時勃起角度在30°到120°之間,這個範圍的陰莖勃起被認為是正常的,在進行性交時通常不會有疼痛、困難或不適。勃起角度小於20°或大於140°會導致性交困難。大多數男性認為勃起應該更直立而不是向下,這也是最常見的勃起方向,三分之二的男性在站立時勃起指向水平上方(即小於90°)。
陰莖的勃起角度受許多因素影響,包括陰莖硬度、大小、陰莖韌帶的緊繃度、陰囊皮膚的附着性、陰莖的自然彎曲度和年齡等。隨着年齡增長,勃起角度通常會增大,即陰莖變得不再那麼直立。這通常是由於成年後陰莖會更大更重,韌帶在年復一年的重複勃起後會變得不那麼緊。此外,隨着男性在性活動中變得更加活躍,陰莖韌帶在性活動中受到更多的拉伸,導致韌帶鬆弛,從而勃起時不像以前那樣緊繃和直立。此外,隨着男性年齡的增長,可能會發生勃起功能障礙,這降低了勃起時陰莖的硬度,也增大了勃起角度。因此,勃起角度的增加是年齡增長的自然結果,本身並不需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