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陰道顯微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陰道顯微鏡

中文名:     陰道顯微鏡

外文名:     Vaginal Microscope

產品類別:    Ⅱ類醫療器械

屬性:     婦科內窺鏡

適用:     各種宮頸疾病、生殖器病變診斷

陰道顯微鏡是一種婦科臨床診斷儀器,是婦科內窺鏡之一。適用於各種宮頸疾病及生殖器病變的診斷。主要由顯微鏡、套管、顯微鏡台及置物架組成。其主要優點在於協助活檢採取定位,提高活檢陽性率。

發展歷史

陰道鏡的應用始自1925年(Hinselman氏),但因放大倍數小(10-40)倍,看不到細胞,近年來已改進應用陰道顯微鏡,1934年Pick氏曾在荷蘭國際婦科會議上報告以此法診斷宮頸癌。1949年Antoine及Gurnberger等氏亦開始成功地應用,並於1956年著成圖譜,以後逐漸在北歐、日本等地應用。

基本結構

通常由觀察系統、照明系統組成,觀察系統是具有目鏡、物鏡的短工作距的體視光學顯微系統,可外接圖像採集顯示系統。利用顯微放大原理,觀察物體細節 。

  • 顯微鏡:可放大280倍,有燈連於其上。
  • 套管:直接置於陰道,緊貼宮頸上。套管鏡頭上有直徑8毫米小圈,指示所能檢查的區域,套管直徑30毫米。
  • 顯微鏡台:顯微鏡置於其上,有粗細焦距調節,能夠上下左右移動視野,但其範圍不超過套管鏡頭上8毫米直徑的小圈。
  • 置物架:固定顯微鏡,同時可調節顯微鏡位置以便置入陰道內。

檢查方法

首先作好陰道檢查,明確是否可以使用陰道顯微鏡,然後放置窺陰器,以淡醋酸擦去粘液,以棉球蘸取蘇木精溶液(Mayer’s Hematoxylin)於宮頸上染色3-5分鐘,至宮頸呈淡紫色。擦乾剩餘染液,除去窺器,以直角拉鈎暴露宮頸。套管以酒精消毒,干後置入陰道。套管上之小圈直貼宮頸欲檢查處,用手電照射,再次肯定檢查部位確在小圈內,排除氣泡,運動置物架,按置顯微鏡入套管、與套管銜接後,固定置物架,扭亮燈,即可進行檢查 。

臨床應用

  • 外陰疾患的診斷。
  • 觀察宮頸陰道的周期性改變。
  • 宮頸病變及宮頸癌的診斷及治療過程中隨查工作。

注意事項

  • 陰道鏡檢查前,應告知病人陰道鏡檢查的目的,檢查中可能有的不適感及活檢後有少量陰道出血等,並簽署知情同意書。
  • 陰道鏡檢查前 應有細胞學檢查結果,至少24小時內不宜作陰道沖洗、細胞學刮片、婦檢、用藥及夫妻生活,以免損傷上皮,影響陰道鏡觀察。
  • 宜在月經乾淨3-4後天進行。
  • 有凝血功能異常者,治療後再做檢查。
  • 如果是嚴重炎症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先進行抗炎治療,對於絕經後婦女的宮頸萎縮,有的時候是需要補充雌激素之後在進行陰道鏡檢查的。
  • 全面觀察宮頸、頸管下段、陰道或外陰,以防遺漏病變。
  • 用5%醋酸1-2分鐘後,呈現白色變化,低度病變醋酸反應慢,消失快,相反高度病變醋酸反應快,持續時間長約2-4分鐘。3分鐘後可重複塗抹醋酸,若觀察時間太短,會影響評價。
  • 對病變區域上皮或血管觀察有異議時,應該與周圍正常粘膜進行對比觀察。
  • 細胞學≥LSIL或≥AGC,陰道鏡檢查未發現異常或未見鱗柱交界時,應常規作頸管內膜刮術(ECC),必要時錐切,以明確診斷,但不主張「see and treat」(即看即治)。
  • 需要根據圖像上面的很多的特徵在結合臨床上面的相關的信息進行綜合的評估,這樣才能夠獲得比較符合組織學的陰道鏡的一個診斷,但是最後的確診必須是要根據組織病理學的檢查。
  • 妊娠期婦女,陰道鏡所見圖像較為誇張,必要時才取活檢,但禁做頸管刮術。[1]

局限性

  • 早期宮頸癌在頸管內較多,陰道顯微鏡不易發現。
  • 陰道顯微鏡檢查僅限於表面1-2層上皮,對深部浸潤癌瘤無法檢查。
  • 宮頸上凹凸相差太遠時,凹面超過焦距,宮頸裂傷等即無法檢查。
  • 對陰道狹窄的老年婦女,宮頸粘連患者均達不到很好的檢查效果。
  • 晚期宮頸癌,由於有許多腐爛組織極易出血,不能應用此法檢查。

相關視頻

什麼是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檢查前需要做什麼準備

參考來源